《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特别报道

金融危机下的机遇与挑战

 


            金融危机下的机遇与挑战
                                          
                                                      ——访中石化信息系统管理部教授级高工吴正宏

        吴正宏是中石化信息系统管理部教授级高工,从事信息化工作30多年,亲历了中石化信息化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20年。对于企业信息化有着独到的见解。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吴正宏。吴正宏就企业信息化与金融危机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中石化信息化建设的三个转折点

        记者:您是怎样走上企业信息化工作之路的?
        吴正宏:上世纪60年代从清华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叫信息化,更没想到自己以后会以它为职业。大学毕业后,当过工人,后来做技术人员,搞过机械、土建,上世纪70年代调到燕山石化,1976年厂里购入计算机,自此就跟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硬件到软件再到IT管理,就这样一步一步摸索过来。1984年调进了中石化总部,一干就是20多年。也就是这20多年,中石化信息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中的吴正宏
        记者:中石化信息化经历了哪些阶段?
        吴正宏:上世纪80年代,中石化开始在一些生产装置上用计算机取代常规仪表,生产操作控制逐步迈进计算机时代。当时,中石化信息中心从上到下做了个大规模的调查,调查的问题是:在炼油化工的装置上是用常规仪表做控制好,还是用计算机做控制好?那时候计算机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人们开始拿它和常规仪表做对比:用计算机可以做全局的管理和优化,使操作更规范,优于常规仪表操作控制;计算机的价格逐渐下降,而常规仪表价格稳定;DCS系统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可以实现对单个回路和装置的两级控制,从而保证了安全性。在经过一番冷静的研究和热烈的讨论后,中石化领导层做出了一个里程碑式的决定:今后重要装置的改造和建设都要采用计算机。至此手工抄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石化也迎来了发展史上信息化建设起步阶段的转折点,这标志着中石化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建设开始快速发展。
        2000年进行以ERP为主线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从起步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中石化上市,当时中石化决定拿出两亿美元的资金进行以ERP为主线的信息化建设,这标志着中石化的信息化从起步阶段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围绕着ERP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
        2008年,生产运营调度指挥系统上线。同年中石化搬新家,同时生产运营调度指挥系统上线,ERP大规模的建设已告一段落,信息化建设的重心从ERP系统建设转向信息系统的集成、配套和对企业的监控,这一阶段更注重的是提高IT资产的利用效率。
        中石化信息化的发展实际上符合诺兰模型的六个阶段:初始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到2008年,中石化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的建设,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离前面的目标也会越来越近。

                            CIO需要未雨绸缪

        记者:如何做一名CIO(信息主管)?
        吴正宏:要想成为一名CIO,首先要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向谁学呢?中国的CIO应该多向走在我们前头的发达国家学习,学习他们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提炼出的模型、标准和方法,如果你不知道我们信息化建设该干什么,你应该去看看普度模型;如果你不清楚信息化发展历程,你可以去看诺兰模型;如果不知道如何保障系统安全,你可以去看ISO17799;说到底,真正的CIO其实是学出来的。
        学到了东西还要弄懂为什么学,现在出现了很多新概念,像SOA、SaaS、绿色IT、虚拟化等等,CIO要冷静分析,弄清楚这些概念究竟是在说什么,自己的企业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到底需不需要,什么时候需要这些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CIO需要未雨绸缪,多学习新概念和新技术,多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就会少走弯路。
        记者:CIO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战略眼光?
        吴正宏:CIO应该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是一个人可以搞好的,要靠信息部门整个团队的努力,要靠业务部门的紧密合作,更要靠企业高层领导的有力支持,而不是只靠个人的力量。对于IT部门的主管来说,需要什么技能取决于IT部门的变化。随着整个信息化建设环境的变化,IT主管们的职责变了,对他们的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自然就起了变化。
        记者:如何管理IT队伍?
        吴正宏:对于IT队伍,CIO要有自己的一套领导方法。这些年IT部门的队伍在逐渐扩大,这预示着IT主管们管理不再只是机器和系统,更多的是要思考如何带好队伍。这几年,信息中心的任务来源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是信息部门跟着各个业务部门和领导走,到处去发动大家上系统。现在情况是,大家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纷纷提出需求,IT部门也从以前的被动找人变成了主动控制,对IT部门主管来说,就多了一项“协调能力”的要求。并且,以前信息部门只是和业务部门打交道比较多,在进入企业管控阶段以后,IT部门的主管更多的是要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去想问题,所以,要具有全局观。
        企业对于CIO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光懂技术还不行,还要懂业务;懂了业务也不够,还要懂管理;懂了管理还要懂治理,包括标准和规范的制定。

                            IT和业务更好地融合

        记者:企业信息化如何为IT和业务搭桥?
        吴正宏:CIO要懂得,信息化建设要靠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去做,所以沟通和协作就显得极其重要。在中石化搞应用的技术人员一定要向业务部门学业务,吃透“IT技术”和“业务”两头,这样才能为IT和业务搭起一座桥。沟通就是以心换心,想要别人愿意走近你,首先要走近别人;想要别人替你想,你首先要替别人想。IT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首先需要让业务人员知道IT能帮他们做什么,然后让他们意识到他们也要走近IT,了解IT,只有这样才能使IT和业务更好地融合。
        IT部门的走势将是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的。随着工作的分工越来越细,法律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在一些业态简单、信息技术应用比较成熟的行业,IT部门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在业态复杂的行业,信息化建设中也会越来越多的采用外包的形式来做,CIO需要成为标准的制定者和优秀的组织管理者,其含金量会越来越高。摆在CIO们面前的路是越来越宽的,就看你怎么去走。

                                    机遇与挑战

        记者: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石化行业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吴正宏: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不同的行业看待的角度也不同。对于石化行业而言,影响有两个方面:首先,金融危机提出了很多的挑战;第二,金融危机给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关键是怎么把这些挑战转化成机遇。
        金融危机出现后,企业的形势很严峻,会遇到市场、价格、资金链一系列的问题。对于IT部门来讲,IT的投入能不能保持一定的力度,要从企业整体的状况来考虑,实际上不仅IT的投入,其他如基础建设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企业里,这样的影响逐渐地显现出来。同时,也有很多的机会。
        记者:对于大型企业的IT,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更好的机遇。在这方面,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吴正宏:石油、电力等企业集团都很大,往往有几十个几百个大型企业。怎么能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行状况、安全状况?以前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要求不那么高,现在这种经济情况下,更要及时掌握,这时需要信息系统正确反映企业运营状况。要有及时反映企业生产运营的数据视图,这些数据视图的数据从哪儿来?要从信息系统中来。当想要一个完善的数据视图的时候,经常发现缺少必要的数据或数据属性。所以,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阶段都会有需要借助IT这种工具,强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不同企业对于IT有不同的需求,这样就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把这种挑战和机遇处理好?就是当前关注的事情。
        记者:那么请问在金融危机下,对于企业的IT的投入会不会减少?
        吴正宏:减少是从整体上来讲的。从整体形势看,企业本身资金链比较紧张,它的投入会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一些热点环节,企业非常需要加强,可能还会加大投入力度。对于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在出一些调控措施。调控措施的依据是什么?这些措施出来以后它的作用是什么样的?需要采集大量的信息作为政策的依据。政策出来以后到底效果怎么样?也需要进行验证。这些现代的信息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来实现。
        记者:在您看来,IT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吴正宏:对于在金融危机中的大型企业来讲,并不是因为有了金融危机才去关注它,实际上大型企业的预见性、风险意识、危机意识都是很强的。一般的企业还没有察觉时,大型企业已经有所警觉,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到现在,很多措施已经发挥作用。平时这些大型企业会做许多基础性的工作,当有危机出现的时候才能很好地应对,并不是出现危机后才去仓促应对。很多项目都是为了加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加强企业的应变能力,这是信息化的主要任务。不要等船漏了才去补船,应该在前期信息化规划时就做好。
金融危机的影响肯定是很大,对于这种影响,大型企业早有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