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热点聚焦

安徽合芜蚌试验区自主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向获得省重大科技成就奖的郭光灿院士和樊高定研究员颁奖



   安徽合芜蚌试验区自主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文/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宣传中心主任 方太升
2008年10月17日,全省推进自主创新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动员大会在合肥召开
        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安徽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应该在自主创新上有更大作为”的指示精神,为推进自主创新、实践科学发展观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目的是通过体制机制的突破,探索依靠自主创新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成为中部乃至全国创新型人才、企业和产业高地,推动创新型安徽建设。
        自去年10月17日合芜蚌试验区建设启动以来,省及三市按照“先行先试,勇于突破;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原则,突出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等“三体”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优势正在加速向经济优势转化,自主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凝聚几代江汽人梦想的首款中级轿车宾悦批量下线        2009年1~5月份,合芜蚌三市高新技术产业逆势快速增长,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859.1亿元,增加值243.9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8.6%和24%,占全省的57.2%和57.6%。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占全省比例较2008年底提高了7.6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当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90.21亿元、增加值55.91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月增长9.4%和16.6%,工业总产值增幅比全省增速快了4.6个百分点。合芜蚌地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作用进一步凸现,产业集中度稳步提升,电子信息、公共安全、光伏、生物质、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快速推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2008年,合芜蚌三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5.6%,高于全省5.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达101.3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在出口产品中所占比重分别达64.1%和70.8%。今年第一季度,合芜蚌3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1.4%,高于全省9.1个百分点。

二、自主知识产权高速增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2009年1~5月份,合芜蚌三市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56.7%,占全省比例为56.8%;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66.5%,占全省比例为62.7%。三市专利授权量增速高于全省16.5个百分点。在合芜蚌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下,全省专利申请在全国的排位较2008年底上升了3位,居全国第12位(1~4月份);专利授权同比增长了50%(1~5月份)。
        在国家首批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中,我省有9个产品入围,其中合芜蚌三市有7个,占全省的77.7%。分别是:语音合成/识别软件2008版(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LA100(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数字化色选机SS-型(合肥美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G系列3吨环保型内燃平衡重式叉车CPCD30(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宾悦轿车HFC7240C1G3(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方之子SQR6470B147(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机动车尾气道边监测系统BDH-1(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08年,合肥、芜湖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研制、奇瑞节能环保汽车技术平台建设项目双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坐落于蚌埠市的普乐新能源有限公司计划建设年产200兆瓦非晶微晶硅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

三、研发投入大幅度增加,创新和发展后劲更足

        自2008年起,省财政设立合芜蚌试验区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每年安排5亿元支持合芜蚌三市自主创新。目前,2008年5亿元资金已全部到位,2009年已到位资金3亿元。2008年,合芜蚌三市财政科技支出达10亿元,财政科技投入占三市财政支出的比重达2.8%,高出全省1.4个百分点。2009年,三市预算安排财政科技投入10.03亿元。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加,有效地拉动了全社会的科技投入,2008年,三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50亿元,占全省的50%以上;R&D投入占GDP的比例达1.9%,比例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接近长三角区域2010年研发投入占GDP比例2%的发展目标。科技创新投入的快速增长为合芜蚌试验区自主创新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
                安凯汽车股份公司研制的纯电动豪华客车        奇瑞东方之子燃料电池车

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带动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合芜蚌试验区启动建设以来,我省共争取国家科技计划经费支持近10亿元。尤其是在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方面,全省共有32家单位组织了73个项目(课题)参与国家民口9个及部分军口重大科技专项的申报与实施工作,经费总投入达5.1亿元,已申请国拨经费2.1亿元。同时加大了省级重大专项实施力度,2008年共安排项目256个,资助经费1.62亿元,带动企业投入23.5亿元。在国家和省支持的科技项目和经费中,70%以上集中在合芜蚌三市。此外,经争取,合肥市被科技部列为全国13个开展“十城千辆”示范推广试点工作城市。
        通过重大科技专项等科技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创新成果。据对正在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统计,共新增产值342亿元,新增利税35.9亿元,申报专利365项,取得各类标准193项,形成新产品(新品种)、新工艺、新装置等知识产权275项,其中70%集中在合芜蚌三市。在节能环保汽车研发方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开发出BSG混合动力车,安凯纯电动客车进入商用化阶段。在机械装备研发方面,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开发出符合本土汽车发展的技术及装备,合肥通用特种材料设备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联合破解了关键特材压力容器设备制造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将在合肥形成全国最大的特种材料设备制造基地。在节能减排研发方面,海螺集团完成了纯低温余热发电智能化集散控制系统(DCS)等开发,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之中。省委、省政府对建设合芜蚌试验区高度重视,2008年7月,成立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本届政府任期内,合芜蚌试验区要实现“两个突破、两个提高、四个翻番”和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目标,实施六大创新工程和推进六项改革。为保障试验区建设,我省将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强化创新投入和金融支持、激励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可操作性强、含金量很高的支持政策;同时从今年起,省政府每年安排5亿元合芜蚌试验区专项资金和1亿元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
        合肥、芜湖、蚌埠三市作为安徽全省的区域中心,有着丰富的创新资源,合肥的创新实践、浓厚的创新氛围、强烈的试点意愿,具备设立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的基础和条件,也有能力、有条件承担起开展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任务。目前,合芜蚌三市已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科技资源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共有高等院校69所,占全省的77.5%;科研院所63家,占全省的51.2%;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占全省的四分之三;200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45.3亿元,占全省的62.2%。目前,开展以自主创新为主题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全国还属首家。
                安徽合力承担省“十一五”攻关重大项目—“14-45吨重型装备研发制造”已研制成功        海螺余热发电技术—池州海螺2×5000tpd熟料线AQC锅炉和沉降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