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创新成果

丘陵地区集水节水新方法

            

            丘陵地区集水节水新方法
              
                               —— 邢台市进行丘陵干旱区大棚集水技术研究与推广取得重大成效

        河北省邢台市下辖的邢台县属于丘陵山区,水资源匮乏,由于地质构造原因,该丘陵山区打井困难;水利工程少,地表水利用率很低,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为发展当地经济,邢台县水利科技人员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山区经济发展的塑料大棚集水种植蔬菜的生产模式。
        为使该节水项目扩大推广,邢台县水务局对试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干旱区水文气象特性分析、塑料大棚蔬菜种植模式特点及节水作用、塑料大棚种植模式及灌溉需水量、塑料大棚可集水量、水量平衡及调节计算、节水技术模式推广规划与措施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为今后该项目的推广奠定基础。
塑料大棚集水系统
        大棚集水创新技术的表现
        结合邢台县山区年降雨集中的特点,在干旱的山丘区种植大棚蔬菜,以塑料大棚面收集雨水,储存起来作为灌溉用水。该技术的运用形成了集水农业工程体系,提出了多渠道、多方位雨水利用模式的方法,形成一套干旱山丘区雨水农业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 
        丘陵区大棚集水创新技术体现为:紧密结合当地多旱雨水集中的特点,系统形成一套干旱山丘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体系及管理运行模式,为集水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实践范例;在利用集雨技术的同时,综合利用各种农业高效用水技术,如微灌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沼气增温技术等,通过把先进的集雨节水技术与农艺和生物技术有机结合,产生新的节水农业模式,为保证该丘陵山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出一条新路。
        应用推广情况良好
        该项目成果对改善丘陵山区农业种植结构,对山区发展具有重大的决策参考和应用价值。该项目论文参加中国水利学会科技交流,并在全国著名期刊发表,在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根据邢台县岳垴村大棚集水种植蔬菜的成功经验,河北省政府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邢台县水务局进行以奖代补,补助资金60万元,其中用于大棚集水工程资金22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7.77万元,在西黄村镇的岳垴村、北会村建设集水大棚61座。
        根据邢台县岳垴村大棚集水种植蔬菜的种植模式,邢台县在西黄村镇、会宁镇、羊范镇、皇寺镇等水源短缺的丘陵山区,共建成种植蔬菜大棚202座,单座大棚面积在400平方米左右。蔬菜价格随市场价格变动幅度较大,下表为邢台县2006年~2008年大棚种植蔬菜效益一览表。

2006年~2008年大棚种植蔬菜效益一览表


        从单个大棚收入情况可以看出,2006年为8000元,到2008年纯收入为13000元,增长了1.6倍,经济效益呈上升趋势。三年总效益为618.6万元。
        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根据邢台县丘陵山区大棚集水种植西红柿情况分析,通过把先进的集雨技术与农艺和生物技术有机结合成一体,产生新的节水农业模式。西红柿种植从9月份定苗,到次年7月底结束,完成一年收获周期,通过该种植区的实验资料,在面积为420㎡的大棚内,全年需水量约110m3,一年内单位面积需水量为0.26 m3/㎡。节水效果明显。按目前经济效益计算,水的效益为109元/m3,土地效益为28.6元/㎡。节水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比较明显。
        在干旱缺水的丘陵区,利用雨水积蓄水源,并与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与农艺生物技术相结合,使原来寸草不长的荒山坡,变成高产、高效益的蔬菜基地,为改善山丘区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山区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编/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