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创新成果

油菜育种上的三项重大突破

李殿荣在田间观察油菜        


         李殿荣,男,汉族,中共党员。1938年10月出生于陕西华县,1962年7月毕业于中科院西北生物土壤学院土壤专业,本科学历。现任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著名油菜育种专家。







   油菜育种上的三项重大突破
                                                  
                                                       文/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常红娟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以著名油菜专家李殿荣研究员为学术带头人,在油菜育种上先后获得了三项重大突破,把我国油菜的科研和生产不断地推向新的高度,创造出很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应用于生产的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的育成和推广
黄淮地区成熟前的“秦优7号”
        李殿荣研究员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一无设备、二无技术人员的农垦科研站所,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凭着刻苦钻研、执着和毅力,独自并率先攻克了油菜杂优利用的难关,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面积成功应用于生产的细胞雄性不育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1986年,在农业部的主持下,来自全国的有关专家22人组成鉴定委员会,对这项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认为:“李殿荣同志育成的‘三系’及其杂种‘秦油2号’,它们的性状优良,稳定性、恢复性能及增产效果在国内外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突破性成果。”“秦油2号”较常规油菜品种增产30%左右,被审定为国家级品种。九十年代推广于我国黄淮、长江流域的12个省区,播种面积达1.65亿亩,新增产值达86亿多元。“秦油二号”适应区域之广、增产效益之高、推广面积之大、应用时间之长,在油菜品种种植史上前所未有。随着它的推广,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油菜单产由中产到高产的变革,由常规品种到杂交品种的过渡,展示了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增产潜力,推动了我国杂交油菜研究和应用的蓬勃发展,也对世界油菜科研和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86年“甘蓝型油菜三系杂交制种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1987年“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三系及其杂种‘秦油二号’”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二、我国目前适应区域最广、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双低优质油菜杂交种“秦优7号”
        继“秦油2号”之后,李殿荣研究员和他领导的科研团队采用优质加杂优的技术路线,应用多亲本、多基因聚合杂交的方法,于1997年育成了高油双低优质油菜杂交种“秦优7号”。该品种品质稳定,芥酸含量0.39%,硫苷含量25.36umol/g饼,符合国家双低优质品种标准。其含油量较目前推广的同类品种高出2~3个百分点,一般年份43%左右,生态条件适宜和气候有利生长的年份可达45%左右。它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稳产性好,可种植于黄淮和长江流域两大生态区。截止2008年年底,累计推广4375.1万亩,新增产值41.54亿元,年推广600~850万亩,是目前我国适应区域最广、年种植面积最大的双低优质油菜杂交种,还是国家黄淮区和长江下游区油菜区试的对照品种,农业部推介的油菜主导品种。
        2003年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平梁镇农技站胡文章种植“秦优7号”5.4亩,平均亩产333.3kg;2004~2006年连续三年江苏省南通市共种植392.1万亩,平均亩产达213.7kg。2006年12月,陕西省科技厅组织并主持对“杂交油菜‘秦优7号’选育和推广”进行了成果鉴定,省内外专家一致认为:“‘秦优7号’是继‘秦油2号’重大成果之后,在优质油菜育种上的又一重大突破。该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居国内领先水平;杂交油菜繁育技术和推广应用居国际领先水平。”
        “高油双低杂交油菜‘秦优7号’选育和推广”科技成果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世界上最高含油量的油菜品系育成
花期“秦优7号”制种田
        油菜既是油料作物,也是高蛋白的饲料作物,同时还是潜在的能源作物。菜籽油约占我国所产食用植物油的40%以上。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供需矛盾十分严峻,据有关资料,进口量约占消费量的60%。如何解决这个矛盾?除了扩大面积、提高单产外,提高油菜籽的含油量(即亩产油量)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李殿荣和他的团队经过认真分析,把目标定位于超高含油量品种的选育上。他们通过15年的刻苦钻研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采用多基因聚合育种、生态育种、黄籽育种和双单倍体育种,并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杂交剂“SX-1”成功地配制高油杂交种,育成了含油55%~60%的特高含油量的宝贵种质材料。2009年4月16日,由陕西省科技厅主持,在西安对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李殿荣研究员所领导的课题组完成的“甘蓝型特高含油量育种技术研究与资源创新”科技成果进行了鉴定,以中国工程院傅廷栋和官春云院士、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王汉中所长为首的全国15位著名油菜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他们育成的高油种质材料的含油量达60%左右,是油菜育种上一项重大突破,“居国际领先水平”。同时鉴定委员会还对他们成功育成的一批不同遗传背景,且性状稳定的含油量达50%以上和6份55%以上的甘蓝型油菜宝贵种质材料,以及50.12%的双低油菜杂交种给予了肯定,认为:“该成果应用前景广阔,预期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特高含油量育种的突破,使广大油菜育种技术人员看到了高油育种的潜力和美好前景,增强了育种的信心和力量,将大大提升我国油菜高含油量的选育速度和育种水平。随着这一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来还会对世界油菜科研和生产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责编/吴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