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特别报道

坚持自主创新之路 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008年12月15日,纪念国家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大会并作火炬20年工作报告,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主持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讲话中强调,要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开创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长万钢指出,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部门精诚合作、各地方积极参与,火炬计划遵循“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指示,引导全国科技力量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推进我国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实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归纳起来,取得了以下五方面重要成就: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我国快速形成与市场体系接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环境;二是推进组织模式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体系;三是围绕技术创新,催生科技企业成长壮大,培育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力量;四是坚持科学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培育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作出了重要贡献;五是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队伍,繁荣创新文化,奠定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社会基础。
        大会还对火炬计划实施20年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进行了表彰。授予北京市科委等60个单位为“火炬计划先进管理单位”称号,授予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等70个单位为“火炬计划先进服务机构”称号,授予刘应力等57名“火炬计划突出贡献奖” 称号,授予于军等409名“火炬计划先进个人”称号。科技部领导和中央有关部门、部分省市领导出席会议,全国各省市区科技厅局、国家高新区负责人等近60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本次大会还收到了美国商务部、俄罗斯联邦教科部、法国创新署和西班牙、奥地利、新加坡等15个国家和地区相关部门以及国际科技园区协会、国际中小企业网络协会等21个国际组织发来的贺信,祝贺中国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及其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全国火炬计划重点交流会上,部分地方代表单位做了重点交流发言。
        江苏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作了《高擎火炬旗帜,加强统筹部署,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发言,他在发言中指出,在科技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科技系统高擎火炬旗帜,围绕国家创新战略,结合江苏实际,在全省着力推进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取得良好成效。
        以1989年启动实施江苏省火炬计划为标志,我省积极投身“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伟大实践,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全省经过20年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以火炬计划为中心,新兴产业为重点领域,沿江火炬带为重点区域,高新园区为重要基地,高新企业为重要载体,高校院所为重要依托,点线面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格局。
        江苏火炬计划的实施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得到了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也得到了兄弟省市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虚心学习兄弟省市的宝贵经验,结合江苏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努力地做好火炬计划实施工作。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陈新在《高举火炬旗帜,大力发展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发言中强调,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30年前,广东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冲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突破科技体制机制障碍,激发自主创新活力,在火炬的引领下,广东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说,火炬计划实施的20年,就是改革创新的20年,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20年,也是为改革开放积极探索的20年。 
        然而,成就与辉煌已然过去。在新的历史时期,火炬在建设创新型广东的道路上,将肩负着更加神圣的使命,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着异常严峻的考验。从总量到质量,从快到好,从注重发展到注重民生……广东正在以世界眼光、用更大的手笔和气魄谋划着未来,大胆探索,着力研究破解影响科学发展难题的思路和举措,给排头兵注入新的内涵。广东再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扬起解放思想的风帆,浩荡前行。 
        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罗志平在《举火炬计划之旗,走科技产业之路》发言中指出,2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我省高举火炬计划的旗帜,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服务环境,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从无序到规模,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27.3亿元,增长34.5%,占GDP6.5%;2008年,预计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50亿元,增长27.6%,可拉动全省GDP增长2200亿元。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科技部统筹指导下,在全国各兄弟省市的热情帮助和无私支援下,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一定能够高扬火炬旗帜,实现新的腾飞。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办公室主任张恒春在会上作了《坚持自主创新,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发言,他在发言中强调,今年是国家高新区成立20周年。国家高新区在火炬的指引下,经过20年的艰苦跋涉和不懈奋斗,正在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深圳高新区被确定为试点园区以来,以高端、集群、载体为抓手,营造产业、人文、自然“三态合一”的创新创业环境,试点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我们的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科技部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相去甚远。我们将在火炬的指引下,秉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五个方面的工作为重点,攻坚克难,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步伐。我们坚信,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深圳高新区一定能够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谦在《加快高新区二次创业,推进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发言中指出,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无锡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成立。无锡高新区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历史机遇,实现了由开发之初的农业村镇向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的超常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经济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以占全市6%的人口和土地,创造了占全市15%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5%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比建区时增长了近40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862美元增加到1.6万美元。综合实力跻身全国高新区的先进行列。无锡高新区不仅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增长极,也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策源地和国际化的重要窗口。
        站上新起点,展望新征程,我们深知发展永无止境,事业任重道远!我们相信,未来的无锡高新区,将是一座涌动创新创业激情、洋溢东方文化神韵的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梁宏贤在《突出特色,勇于创新,努力打造中国现代农业示范高地》发言中强调,国家火炬计划实施20年来,高新区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支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杨凌示范区)是国家五十四个高新区中唯一从事农业的高新区和最年轻的高新区之一,虽然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但身为其中的一员,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11年来,杨凌示范区的城乡面貌、人的思想状态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在示范推广、科教体制改革、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作为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的农业示范区,杨凌在农业科技、推广示范、优势产业等方面的特色日益显现。
“继续办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是党中央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国家对杨凌示范区的郑重嘱托。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深感责任重大。通过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我们在科技部的直接指导下,明确了进一步加快建设特色园区的思路、目标和任务。
        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兼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主任徐群在会议上提出,火炬计划实施20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高新区的建设发展为科技企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随着发展的深入,科技企业的发展就需要更专业的服务来保障,所以就产生了专业性的小型园区,如面向小企业的创业中心、面向留学生的留学生创业园、面向软件行业的软件园等等。这些小园区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使得小企业快速增长。它起到一个针对性的小环境、小载体作用,园区的价值就体现在其能为企业带来价值上。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园区既不是执法的主体,也不是营利的主体,园区一直在扶持企业发展,却很少能得到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园区是为众多的企业服务,扶持了园区建设就是扶持了更多企业发展,所以这个价值是巨大的。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来扶持园区建设:1、支持园区建立公共支撑平台,包括技术平台、资金平台、人才平台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平台,通过平台建设促进企业成长。2、支持园区组织、推动企业建设企业联盟,通过企业联盟形成集群式发展,包括行业联盟、地区联盟等等。3、给予园区更多优惠政策,促进园区更好更快发展。
        原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现昆山市市长管爱国建议,火炬计划要支持特色产业中的骨干企业,通过高新技术的进一步产业化,支持这些企业在全球并购,从而做大做强,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他还说,火炬计划实施的20年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20年前谈企业升级、企业转型很难被理解、接受。当时,提出火炬计划就是为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但是由于企业的理解能力、自身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制约,火炬计划最初并没有迅速产生这样的共鸣、达到这样的目的。随着火炬计划的深入推进,20年后的今天,火炬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形象标签。
        作为一名老科技人,曾经从事科研工作,在企业和研究所都工作过,以我的经历和对企业技术创新整个流程的理解,如果没有火炬计划的推动,我们国家的企业创新不会受到如此重视,人们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理解也不会有现在这么深,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不会这么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向技术品牌要效益。
作为昆山市现在要拿出财政收入的4%大约是4亿元作为科技经费,同时昆山打算3年投资10亿元建立工业技术研究院,这是一笔很大的资金,没有一个县级市敢做这件事,但是昆山要这么做。为什么?因为在火炬计划20年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得到的科技回报太多太多,所以敢于投入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