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卷首语

愿科技向善,愿明天更好

四月,“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刚过,我们本期“第一看点”栏目的开篇稿件更像是社会新闻,因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等高科技正在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

互联网发展至今,创新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挥一挥手就能打到车、点一下按钮就能吃上饭的便捷生活,也为我们提供了视频、直播等触手可及的娱乐内容。但与此同时,信息泛滥、隐私安全、消费主义、技术至上等问题也逐渐显现。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让科技伦理问题日益凸显。

技术的进步为生活带来了丰富与便利,大部分人愿意让渡部分隐私获取这些便利。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也滋生出数据黑产以及偏见,个人隐私的保护面临严重的挑战。

罗曼•罗兰说,善良不是一种科学,而是一种行为。技术的前景不可限量,技术的边界却要慎重考量。从大数据“杀熟”到利益至上的竞价排名,再到用户数据隐私的疏漏……这些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善,势必消解科技所带来的正向价值。

这是万物互联的时代,数据早已成为光纤尽头的矿藏,未来所有的在线将成为普通。传统产业在数字化升级过程中,会带来价值链重组,一旦失控,可能导致资本和新商业模式对原有业态从业者造成冲击。

科技是一种能力,向善也正在成为很多企业面临的一种选择。

不难发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正在把“向善”的理念转化为行动。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助力“打拐”、电商科技扶贫战略、未成年人守护计划、倡导环保的青山计划……只有“科技向善”成为共识,技术被纳入法律和伦理所构建的社会体系,人类社会才能朝着更加先进文明的方向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着我们所处的世界,也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十四五”规划对未来产业进行了前瞻谋划,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到基因技术、未来网络,颠覆性的科技进步令人心潮澎湃。

“技术不是目的,创造更美好的世界才是科技工作者共同的使命。”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对科技工作者说的一句话。在迎接数字时代的道路上,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践行技术伦理标准,强化商业伦理规则,将创新置于有效监管之下,需要治理方式与监管模式的加快变革。

愿科技向善,愿我们有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