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第一看点

科技赋能司法审判系统工作

2020年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不断提高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是落实“四个全民”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内容。

据最高人民法院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法院接收网上立案1080万件,占一审立案量的54%。当事人在非工作时段提交的网上立案申请占全部网上立案申请量的23.6%,为当事人节省佣金424.92亿。2020年全年诉前调解成功案件424万件,同比增加191%,其中在线音视频调解案件101万件,同比增加5973.52%。

在去年疫情比较严峻的时期,仅一个多月内,全国各级法院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立案就达432652件,网上缴费341167件,网上证据交换91952次,电子送达1185848次。通过在线查控财产、在线约谈、在线和解、在线发放执行款等及时有效保障债权人债权。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不但未因疫情而停滞,反而实现了业务线上流转、不见面办理。

另据数据显示,全国已有3500多家法院接入庭审公开网,访问量300多亿次,成为了全世界最大体量的庭审互联网公开平台。最高法院实现了每5分钟动态汇聚各级人民法院收结案数据,这改变了传统上依靠人工统计数据的局面。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寇昉总结说,2020年全市法院新收案件839175件,审结836514件。2020年全市法院网上立案25.3万件,网上缴费率达77.6%,在线提供诉讼服务57.9万人次,即便是在去年线下庭审恢复后,仍有58.8%的庭审以在线方式进行,占全年在线庭审总数的46.2%。

“法庭内,法官不用出声,只需轻轻敲击鼠标,就会响起 ‘现在进行法庭发问’这一充满人性化的声音,屏幕上,只见庭审笔录实时记录,原、被告通过电脑远程有序发表辩诉意见,双方通过语音表达的内容都被转化为完整的书面语句。通过语义智能分析,机器人法官助理动态生成案件争议焦点,整理推送可能遗漏的要点,让法官审理更加便捷”,一位从业多年的法律工作者说。

指尖诉讼、云端审判、移动微法院、电子诉讼平台……技术在司法战“疫”中大显身手,法院审判工作呈现满满的“科技感”。之所以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圆满完成,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技术与审判的深度融合。满足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群众的各类诉讼需求,确保各地法院审判工作的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