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第一看点 FIRST LOOK

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天津分赛的进阶之路


10月11日,以“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天津分赛暨第五届天津市企业创新方法大赛在天津科技工作者之家举办。五年一个台阶,在进阶之路上,天津区域赛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当天,来自天津各行业的科技型企业一线科技工作者代表共带来266个创新项目参加比赛,内容涉及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涵盖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正处于转型升级期的传统产业。紧张的现场答辩,通过选手之间的综合技能较量,项目之间的创意比拼,为我们缀连起今日天津乃至中国的创新图景。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的涡旋压缩机防自转系统的创新设计、天津中新科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微流控芯片检测COVID-19抗体等27个项目脱颖而出,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供热系统、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哈弗分公司的冲压件皱裂问题递减项目等54个项目获得二等奖;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堆场自动化改造项目、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TRIZ对联轴器式直线电缸的设计等86个项目获得三等奖。以上获奖项目中的优秀创新项目将代表天津区域参加11月中下旬在天津举办的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

作为中国科协“科创中国”项目的试点城市之一,天津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使命,以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为契机,力求从对往届赛事组织策划的突破过程中,为即将举办的总决赛提供有益的经验和路径探索,从而实现与总决赛快速、精准的接轨。

与往届不同,本次大赛邀请到了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商务局、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西青区人民政府等10个委办局作为主办单位,实质性参与活动的指导和策划,规模为天津市企业创新方法大赛启动5年来历史之最。

据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天津分赛报名参赛项目数量和实际参赛项目数量均位居全国各赛区之首,达到历年之最,是往年的数倍之多。而从全国各地的报名情况来看,今年各地报名参赛的项目总数达到2800多个,超过往年的30%左右。

一组组翔实的数据,便是天津为创新方法大赛所做努力的最好例证。天津对创新方法大赛的关注度之高、动员力度之大、动员范围之广由此可见,不仅涉及行业面广,而且活动的触角也逐渐从大型国企伸到了中小企业中间,不断撬动中小企业对创新方法的需求和积极性。从现场的答辩情况来看,当天爆出的诸多令人“惊艳”的创意点,其中就不乏中小企业的身影。尽管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很多活动开展不便,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参赛的积极性不减反增,这种于困顿之中被激发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潜力殊为可贵,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的真理。

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奖项设置上,本次大赛特别设置了优秀组织奖,将天津分赛和全国总决赛有机统一起来;在分组上,新设管理创新组,引起企业对管理创新的重视;在组织形式上,新设创新揭榜赛,打造直通总决赛的通道。在当天晚上的颁奖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念念公布了今年创新揭榜赛的题目,揭榜的优秀项目将获得直接参加全国总决赛的资格。这些都是天津在历届分赛的基础上进行的大胆尝试和赛制创新,对即将举办的全国总决赛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创新方法,创新是根,方法是魂。不同于以往创新成果很难走出实验室的状况,本次大赛的很多项目都将多种创新方法的融合使用发挥到了极致,而不再仅仅局限于TRIZ理论,从产业链到供应链,项目的

产销体系模式都有所创新。得益于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这个广阔的平台,天津赛区多年来的耕耘,逐渐为在津企业的创新发展和科技工作者的成长打开一扇窗户。

潘晓冬是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的技工,他和团队成员带来的《缩短抽油机电机底座维修工时的解决方案》项目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通过参加比赛,我们对整个大赛的形势、流程有了全新的认识,为来年继续参赛打下基础,团队每个成员都全情投入,最终成绩超出预期,这让我们感到很欣慰。”他说。

连续参加过三届创新方法大赛的赵增权,对创新方法则多了几分独到的见解,他告诉记者,“创新方法是一种理论体系,不仅可以指导我们在创新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更需要我们不断去应用、去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把创新方法用活、用好。”

天津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代表队成员崔猛则认为,掌握创新方法,是解决生产难题,提高生产效率,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最好方法。本次大赛他们团队带来的项目《提高转炉效能》获得了一等奖。据崔猛介绍,该项目通过采用发明原理、物质场模型、裁剪理论等创新方法,可使转炉炼钢效率提高17%以上,年效益达8000余万元。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本次大赛评委、河北大学教授马力辉看来,虽然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中国的创新之路并不平坦,未来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他认为,首先,应清醒、全面、正确地认识创新,正本溯源,方能理性对待创新;其次,创新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技术或创意,而是把创意付诸实践,创造价值,造福社会的过程,很多基于企业内部单一产品的改进,并不能认定为创新,创新应具有更大的普世性,其目的是为了解决行业问题、国计民生问题甚至是世界问题、历史问题,这样的创新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第三,创新是一个完整的,全流程、多因素的过程,要使其产生价值和回报,创新成果一定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要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四,创新也需要交流和互助,各企业之间要形成联动机制,形成创新合力。

“市场、团队、大环境、产品等都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因此创新也是有风险的。”马力辉以其90年代做汽车安全带和制备中药设备的亲身经历,诠释了创新的艰辛和不易。

在创新方法大赛的进阶之路上,同样布满了风险和艰辛,而规避这些风险,并没有捷径,只能脚踏实地,勇敢向前。当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天津区域赛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下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