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院士天地 ACADEMICIAN

程天民:与“核”为伍 戎装报国

简介

程天民,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防原医学与病理学教授,兼任总后勤部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第三军医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重庆,屹立着中国军医的殿堂——陆军军医大学,在这座学府中有一位现已93岁的老科学家程天民。他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和工程管理学部的资深院士。他常说,使他学习、工作、砺炼、成长的两个地方,一是大西南的重庆高滩岩(军医大学所在地),一是大西北的新疆戈壁滩(核试验基地)。这两个地方分别记述着这位老科学家的奉献与情怀。


热爱山城  服务重庆


1927年12月27日,程天民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家乡沦陷,他立下“誓死不当亡国奴”的誓言。

1942年,程天民考取因苏州沦陷而迁至宜兴的江苏省立苏州中学。日军前来“扫荡”,学校被迫流亡搬迁,三年高中,三易校址,战火中求学的程天民再立“要爱国,要坚强”的壮志。

1945年他进入国立中正医学院,南昌解放后,学校与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合并,成为军事院校——华中医学院(后改为第六军医大学,1954年与第七军医大学合并为第三军医大学)。程天民穿上军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在军校完成了最后的大学学业。毕业后程天民留校当病理学助教,从此走上病理学的专业道路并决心献身于此。

同年,程天民年来到重庆,重庆便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在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重庆市专家春节团拜会上,他作为专家代表满怀深情地说“专家们来自四面八方,从事各行各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叫重庆。我们大家都要为振兴重庆这个家而共同努力”。他说,“军医大学虽隶属解放军总后勤部,但从来把自己当作重庆市的一所高校、一所医疗单位”。他还撰诵了一副对联“半个世纪与山城人民共苦同甘,五十春秋尽军医天职救死扶伤”。他多年担任重庆市科协副主席和学位委员会副主席,为重庆市的科教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荣获重庆市首届科技突出贡献奖,将奖金都捐给忠县的希望小学;他曾为南开中学(三中)学生作“核武器、核伤害与核防护”的科普讲座;为八中高三毕业班作“人生之路”的报告。进入晚年,他本可离休到上海安家,但他依旧留居重庆。他的半生工作在重庆,成长在重庆,奉献在重庆,落叶归根也在重庆。

情系强军  献身国防


程天民大学毕业后留校从事病理学工作,随着我国研制核武器工作进展,他的专业由病理学转向核伤害防护医学。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大气层核试验的有限时机,进行了有规划的核试验动物效应医学研究。实验动物为人类作出了牺牲,也为研究核武器的杀伤作用与防护原则,为铸造“医学核盾”提供了科学依据。

核试验动物效应研究是为人类防治核损伤服务的,要从中观察核武器的杀伤作用,验证核武器的爆炸威力,研究核武器所致各类损伤的临床病理特点、发病规律、救治措施和防护原则,从而为增强对核武器的对抗、防护能力和损伤的救治能力提供依据。为了取得第一手的现场实验数据,程天民上书总后勤部申请去核试验现场进行动物效应研究,因为实验室虽可模拟但总不如现场真实。1965年春,程天民所在的第三军医大学首次派出分队参加核试验,到达孔雀河畔的试验基地。核试验是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进行的,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不少人对第一次参加核试验感到无比振奋和自豪,去第二次“还可以”,第三次就不想去了。在地爆、低空爆时,放射性沾染严重,动物身上的放射性尘埃很难完全清除,体内一些金属元素在中子作用下产生的感生放射性无法人工消除,如待其自然衰变就会延误观察和救治时机。为更直接快速察看爆区情景,在蘑菇云尚未消散的时候,他们就驱车直入,直奔爆区。有一次他和同事在爆区布置好试验动物后急速驶离,汽车刚进入安全地带就抛锚不动了,没过多久,核弹启爆,他们惊出一身冷汗。程天民曾14次参加我国核试验,而且每次都十分认真投入。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持他如此忘我?

当每次看到试验动物在核武器爆炸后的结果,程天民的心灵都受到强烈震撼并由此引发严肃思考:这是以动物模拟伤员进行医学研究,而如果遭到核袭击,将有多少人员受到杀伤?不进行研究怎么得了!他说:“虽然核大战尚打不起来,但不能排除未来战争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现代战争还可能会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攻击核设施,如核电站、核反应堆等,造成核泄露,工业和医疗中心的核事故时有发生,恐怖分子也可能用核化生手段进行破坏。所以防原医学是一项防患于未然的事业,是为国家和军队构筑安全屏障,我们从事的是固我国防、扬我军威、防御侵略、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

在核大国对我核垄断、核讹诈条件下,建立和发展我国自己的“防原医学”,在戈壁滩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核试验艰险条件下,摸爬滚打;在空爆蘑菇云还没完全消散时就率先进入爆区直至爆心,察看现场杀伤情况;在低空爆、地爆时,效应动物沾染了大量放射性灰尘,对这些动物进行观察、治疗、解剖时不可避免会受到射线辐射,怀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科学精神,程天民根据大量无比珍贵的科研资料,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核武器损伤及其防护》和《防原医学》,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培育英才  后继有人


程天民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为学生上课,他特别注意讲好每一堂课的主要内容,突出主题,围绕主题适当展开。展得开,又收得拢,枝叶为丰富主干、充实主干,使教学内容有骨有肉,而又不使枝叶过于“繁茂”,遮盖、冲淡主干。他认为:删繁就简对从事科研教学和撰写学术论文极其重要。科学研究必须紧紧围绕研究目的进行设计和实施。科学研究离不开观测指标,但指标决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和相关性。一大堆经不起推敲、形不成论点、更不是创见的资料,只是浪费精力、时间和物力的无效劳动。学术论文也必须围绕研究目的,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材料与观点统一,通过分析材料和思考、深化、上升、飞跃,形成理性认识,形成观点。材料说明观点,观点统率材料,切忌空泛;体现以我为主,引用文献为说明问题,不喧宾夺主。

程天民认为,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也是科学思维的灵魂。创新要贯彻于科学研究的始终,要有新的思维和思路,新的设计和途径,新的方法和指标,从而获得新的见解和结果。要在有充分事实根据的基础上,敢于领异标新,哪怕同自己原来的想法、老师的想法、大多数人和很多文献意见不一致,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创见。这既要有标新立异的勇气,又要有严谨求实的精神,两者结合,使科学事业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程天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潜心培育优秀人才。他为年轻人尽快进步自我“约法四章”:不当盖子,当好梯子,修桥铺路,敲锣打鼓。他对招收培养研究生定下原则:既有一定数量,重在培养质量;既重文(学位论文),更重人(以人为本)。他多年培养毕业的研究生中,不少成为新一代的学术领军人、带头人。他(她)们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重大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有的还当选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他的第一位博士生粟永萍,是一位重庆妹子,上山下乡知青,在没有得到家人支持的情况下,悄悄地进行专业准备。当告知被录取为防原医学硕士生时,别人对她说“防原要瞎眼睛啊!”,她回答说“人家几十年的教授都不怕,我怕什么”。她读完硕士后继续攻博。孩子年幼,父母多病,课题很难,她在老师的培养和鼓励下,克服困难,刻苦钻研,以优异成绩成为全国第一个防原医学博士。后来她成为全军复合伤研究所所长,成为学校当时最年轻的技术一级教授。

程天民把培养成长德才兼备,超过自己的学术接班人,作为自己的最大荣耀和担当,在他将要离休离开工作岗位的时候,身后依然留下一片森林,事业后继有人。他祈望“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强”。

程天民辛勤耕耘,潜心钻研,桃李满天下。对于培养研究生,他提出要“以人为本”。他认为,研究生培养的结果,当然要看学位论文,论文十分重要,这是攻读、研究的结晶和水平的体现。但是,应该既要看“文”,更要看“人”,不能“见文不见人”、“见文不见能”,做好人才能更好地做学问,做好学问才能更好地做人,要着力把“能”培养好。程天民强调,要培养研究生掌握独立地创新地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从中养成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作风、辨证的科学思维、创新的科学意识和良好的科学习惯,这是一辈子起作用的。

对于自己的成长程天民总结了三条:一是动力,把自己的志趣抱负融合在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之中,以此作为自己的动力;二是思维,要有很好的科学思维,物质条件当然很重要,没有一定条件就做不了科研,但是科学思维比物质条件更重要;三是勤奋,勤奋学习,勤奋工作,勤奋思考,勤奋学习,包括向研究生学习,修改论文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思考很重要,做了大量工作但不能思考,不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由理性指导实践,往往是劳碌无为的,事倍功半。只有反复思考,才能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逐渐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