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学术 Academic

以广西为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问题研究

摘  要:本文从广西城市发展、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城融合三个方面概述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广西产城融合的基础,并分析了制约产城融合的主要因素,并以广西区2014年发布的30个试点园区为例,在评定其产城融合度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广西产城融合的建议。

关键词:产城融合;产业园区;城镇化水平


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广西产城融合的基础


1.1 广西城市发展概况

1.1.1 广西城镇化发展基本情况

自2005年起,广西区的人口数量增长显著,城镇人口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城镇化发展迅速。根据著名的“诺瑟姆曲线”的分类标准,城镇化率在0-30%为城镇化的初级阶段;30%-70%为加速阶段;70%以上为城镇化成熟阶段。广西区从2005-2013年这九年中,常住人口数仅从4660万变动为4719万,但是城镇人口数从1567万每年持续增长至1942万,城镇化水平从34%提高至45%,城镇化发展明显,换句话说在2013年广西区的城镇化已经处于“诺瑟姆曲线”标准中的加速阶段。(如图1)

图1  2005年-2013年广西区常住人口数与城镇人口数


自从2014年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后,广西常住人口从4719持续增长至4926万人,城镇人口从2187增长至2474万人,2018年广西城镇化率为50%。城镇人口的持续增长。(见图2)

图2  2014年-2018年广西区常住人口数与城镇人口数


1.1.2 广西各市城镇化发展基本情况

2012年,广西行政区域划分中,地级单位一共14个,县级单位109个,其中市辖区34个,县级市7个。截止2017年,广西地级市中,市镇人口超过100万的主要有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南宁在2017年的市镇人口数达到438.83万人、排名第二的玉林为280.02万人。其余柳州、桂林、贵港等市镇人口都超过200万人。(如图3)北部湾城市群更是作为国家重点经济圈,是国家“一带一路”发展部署的关键。

图3 2017年广西市镇人口超100万人口数与乡村人口数


1.2 广西产业发展概述

1.2.1 广西经济总量增长情况

自2014年以来,广西经济总量稳步持续增长。2014年广西区内生产总值为15672.97亿元,截止2018年,广西GDP为20352.51亿元,较2017年增长6.8%。如果分产业来比较,第一产业较去年增长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9.4个百分点。这三大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是第三产业达到61.5%。

1.2.2 广西工业总产值增长情况

自2014年以来,广西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其中主要产品产量以及供应量增长幅度大。从行业发展来看,计算机和电子设备产业涨幅最大,达到21.7个百分点,其次是木材加工涨幅为19.6个百分点,再次是电力热力供应涨幅为16.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涨幅为14.6个百分点;从轻重工业相比较,重工业涨幅为4.4个百分点,轻工业为5.6个百分点;从更具体的产品来看,区内十大有色金属生产涨幅为54.1个百分点,糖生产涨幅为12.7个百分点,植物油生长涨幅为14.5个百分点。

1.2.3 广西工业园区发展情况

据统计,2018年广西区共65个开发区,其中包含南宁经济开发区、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内一共15个;南宁仙葫经济开发区、柳州市柳北工业区在内一共50个省级开发区。全区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来发展。

1.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广西产城融合基础

自2014年以来,广西区已经逐步形成了以食品、有色金属、旅游等10个千亿产业,通过不断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园区示范基地以及多个千亿产业园区的发展,大力推进产城融合,这其中以柳州高新区表现最为突出。此后,桂林国家旅游改革试验区、河池有色金属经济示范区、以及柳州和桂林的融合试验区等等都是我区在推进产城融合的典型。


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制约广西产城融合的因素


2.1 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

广西的城镇化率逐年提高,但是距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除此之外,广西各个城市的发展不尽相同,城镇化率也是高低不同,但是普遍偏低。大量的农业人口依旧从事传统农业生产致使生产效率低下,制约产业发展。广西城市人口500万的少,城镇发展缺少“人”这个关键因素,导致部分地区出现“空城”、“鬼城”,这些都十分不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产城融合。

2.2 产业结构不合理

2014年以来,总体而言,广西的产业总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18年广西区生产总值为20352.51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占全区GDP比重为45.5%,位列最高,其次是第二产业为39.7%,但是2018年第三产业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5%,广西低于全国平均11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全区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2.3 产业园区中城市功能的缺失

随着广西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产业园区与新城的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是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要知道,园区与新城的融合建立,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产业集群效应,加速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但是新城刚建立,很多配套设施并没与完善,对企业入驻的吸引力不是很高,企业“落户”新城,需要在前期进行大量的投入来完善相关的设施建设,无形之中加大了企业的成本。

2.4 体制机制上的约束

体制和机制上面存在的障碍是制约产城融合的重大制约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的绩效考核制度,直接与地方的经济增长挂钩,致使过于关注经济方面的发展,在产区建设中更倾向大企业、缴税多的项目,容易忽略自身条件以及环境承载等方面;其次,政府的行政干预也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政府更多的利用行政手段来实现资源要素的分配,这样大城市、中心城市更容易获取项目,而小城镇获得发展的机会明显较少。


3 产城融合的案例分析


3.1 我区主要试点园区发展概况

按照自治区2013年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工业跨越发展十大行动计划的通知》(桂政发【2013】40 号)精神,广西明确打造产业园区,有序的推进城镇化,并在2014年公布了30个产城试点园区。这30个试点园区基本上覆盖了区内所有市区,南宁、柳州、桂林有三个、梧州、北海等其他城区都有两个试点园区,总规划面积约751.5平方公里,提供30多万就业岗位,其中有26个为区内A类园区。

3.2 30个试点园区产城融合情况

如果把产城融合程度按照一个标准进行划分,并分成五个等级——高度融合、中高度融合、中度融合、低度融合、不融合,那么可以把广西2014年公布的30个试点园区进行评分。这些园区的产城融合度中,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等8个试点园区可以认定为中高度融合,南宁市伊岭工业集中区等余下22个试点园区可认定为中度融合。其中有8个试点园区主要能够达到以下几点:第一,工业总产值能够达到百亿元及以上,产业集聚度较高,发展良好;其次,园区内基础设施较好;第三,因为园区的集聚效应大,能够吸引更多的有效劳动力来此,这样就解决了“人”的问题;第四,园区规划建设合理,产业区相对集中。而余下认定为中度融合的22个试点园区,都只能满足以上部分条件,例如南宁市伊岭工业园区就距离城区较远,基建条件差。

3.3 试点园区产城融合存在的问题    

3.3.1 试点园区的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我区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国家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后,广西城镇化率虽然逐步提高,但是放在试点园区来看,依然缺少“人气”。园区大部分以技术密集型企业为主,对劳动力本身的素质要求高。而城镇化不仅仅是指人的城镇化,也指城镇的城市综合服务能力要达到一定的水平。高素质的劳动力来园区工作,但是园区的综合服务能力不强,这样容易出现“职住分离”的情况,这样一来更不利于园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3.3.2 试点园区的基建有待完善。上文中提到,30个试点园区只有8个可认定为中高度产城融合,这其中最大一个原因就是,试点园区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大部分新兴的工业园区都是“一马平川”,配套设施建设的重点都放在了地面平整、供水供电、主要马路等几个方面,其他的城市服务、人文医疗等基本没有涉及。

3.3.3 试点园区的产业集群效应不高。要产生高集聚的产业集聚效应,一定要有作为支撑或核心的产业。试点园区的产业大部分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主导产业或能够有能力成为主导的产业在一个园区较多,若大家都是核心等于没有核心。主导产业定位不清晰,就会使得园区的生产和交换成本偏高,使得产业之间的总平均成本高,不能形成规模经济。这些都会分散产业的集聚效应,降低园区的综合竞争力,阻碍产城融合。

3.3.4 试点园区的运作机制问题。经济学基本原理提到,要实现资源最有效的分配要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中,才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时候,市场才是主导。但是园区的发展、招商引资、资源分配等方方面面还是由政府来推动,这样使得运作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大打折扣,总体效果不佳。


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广西产城融合的建议


4.1 合理规划、科学指引

合理的规划以及科学的指引是促进长城融合的关键所在。广西的新建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度不高,是因为上层建筑的关注点大多放在能够给当地经济带来既得利益的产业上,而忽略自生在要素禀赋上的长处,产业发展缺少后续支撑力量,尽管从数据上看,广西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是容易出现“有城无产”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强其与城市的紧密性。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当地城市的发展。对一些老城区,要逐步进行产业升级,把一些对环境危害大且产能过剩的重工业、制造业逐步进行淘汰或升级。对于新建城镇,要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注重中心城市在医疗、教育、人文等服务业方面的建设。其次,规划要具有前瞻性,让市场做主导。过在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提到,城市要注重人文精神,“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4.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例如,柳州的重工业发展明显,那么就应该完善柳州工业废水处理方面的设施建设;桂林是旅游产业为龙头,那么就应当加强在生态环保方面的基建;而南宁作为广西的省会中心城市,又是北部湾经济带的中心,就要发展建设好在娱乐、休闲、居住等配套服务方面的基础设施。第二,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政府应该按照需求合理合规地引导民间闲散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广开资金来源渠道,减少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又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本参与到其中。第三,建立信息化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广西应加快高铁建设,打通城市之间的联系,扩大交通网络覆盖点,缩短城区之间的来往时间,加快资源要素的流动,形成有序、高效的产城融合交通网络。

4.3 提升综合水平,加大支撑力度

一个园区的主导产业定位清晰,有利于其他相适宜产业的共同发展、细化园区产业的分工合作、打造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条,增加产业的附加值,形成规模经济,促进产城融合。其次,加快推荐产业园区市场化。园区的发展建设应该由市场做主导,政府干预为辅,真正做到简政放权。运用市场化机制可以增加园区对投资商以及人才的吸引力,对人才以及产业的集聚起到关键作用。第三,加快推进实现产业园区社区化。前面有提到,园区出现职住分离的现象,园区缺少活力。广西在产业园区的发展建设中应当根据园区自身特点逐步实现园区的社区化,加快园区休闲娱乐、商务贸易功能的实现,打造“一园一社区”,提升园区城市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 余丽燕.“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广西多式联运建设[J].物流技术,2016,01:26-29. 

[2] 李光辉. 我国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D].安徽大学,2014. 

[3] 卫金兰,邵俊岗.新城建设中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J].商业时代,2014,No.63415:45-46.

[4] 何磊,陈春良.苏州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历程、经验及启示[J].税务与经济,2015,02:1-6. 

[5] 何立春.产城融合发展的战略框架及优化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刊,2015,06:123-127.


责编/马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