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封面报道 Cover Report

潘云鹤院士:中国智造呼唤创新设计

潘云鹤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原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校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发明协会理事长、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潘云鹤是中国智能CAD和计算机美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长期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CAD和工业设计的研究,在计算机美术、智能CAD、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虚拟现实和数字文物保护、数字图书馆、智能城市和知识中心等领域,承担过多个重要科研课题,创新性地提出跨媒体智能、数据海、智能图书馆、人工智能2.0、视觉知识等概念,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左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好设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徐志磊(中),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顾佩华(右一),在2019好设计终评会上


2019年10月30日,杭州,包括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兼中国好设计专家委员会主任潘云鹤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中国好设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徐志磊,中国科学院院士兼中国好设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闻邦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宗全,天津大学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顾佩华等5位院士在内的40余位中国创新设计领域专家汇聚一堂。

他们,都是为2019好设计终评会而来。

专家们要在已通过初评的90个备选项目中遴选出2019好设计奖的最后赢家。最终,由铁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六行智能采棉机”等10个项目获得金奖,由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柳工高原装载机856H”等20个项目获得银奖,另有40个项目获得创意奖。

这是好设计奖走过的第五年。五年来,好设计奖已为社会遴选推介了百余项优秀创新设计项目和案例,一大批我国自主设计的大项目、好项目登上“好设计”舞台,一批中国优秀企业、中国优秀品牌通过“好设计”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通过开展以创新设计为主题的好设计评选活动,传播创新设计理念,培育创新设计沃土,营造创新设计环境,鼓励创新设计人才成长,推广创新设计成果应用,努力打造和培育引领世界和时代、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好设计、中国好企业、中国好品牌,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早日实现。

5年前,他们这样立身规划,5年来,他们这样点滴践行。这个甫一创立就集聚了国内外创新设计领域政、产、学、研、媒、用、金等组织、专家、产业等各方资源的公益性奖项,正在各方推动下走向更远的未来。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好设计?好设计应该具备怎样的内涵?中国的好设计之路又应该怎么走?

让我们来听一听潘云鹤院士怎么说。

 


 

潘云鹤院士在2019中国创新设计大会宁波峰会上作报告

 



何为好设计?


“好设计就是能够推动中国更加创新、更加卓越发展的设计,这个设计应该是一个富有创新的设计,而且这种创新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潘云鹤院士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解读好设计。

如今,他直接阐明,“好设计”就是优秀的创新设计。而要理解创新设计,潘院士认为应该首先了解设计的演化发展。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最早只有工艺美术设计。直到1908年,福特发明了汽车生产线,同时,建筑业大规模采用钢筋混凝土、钢和玻璃结构,取代了原来的砖石结构,工业化时代来临。

1919年,国立包豪斯学院和它的工业设计应运而生。它注重实用功能,第一次将艺术与设计带到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工业设计正是工业化的产物。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引进了西方工业设计的理念和体系,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潘云鹤介绍,“到今天,工业设计已历经百年,它最初的基本原理依然正确,比如艺术与技术要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和客观的规律等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条件、内容和目标都在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而发生巨大变化。”

正如《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所说:“未来世界,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其实不止未来世界,当下,变革在各行各业时刻上演。新理念萌生、新技术突破、新业态出现……新、更新,人们不断追逐,脚步越来越快,努力跟上时代的节奏。而设计本身,在短短百年时间里,便经历了从工艺美术设计到工业设计,再到如今创新设计的过程,同样是积极适应时代需求的结果。

“如果说包豪斯时代的设计是适应了生产线、钢铁、玻璃与混凝土时代的工业化,那么,今天中国的设计也必须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绿色化。”潘云鹤院士直言:“正是这两个原因驱动着中国的设计必须进行改革,一个是设计的历史进程需要创新设计;另一个是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和数字经济需要创新设计,这一点中国特别迫切,传统的工业设计走向创新设计是顺天应人之变。”

那么,到底什么是创新设计?

潘云鹤院士认为,创新设计是一种对重要创新行动的构思、计划和表达。

他这样解读,创新设计以知识数字经济时代为背景,以绿色低碳、网络智能、开放融合、共创分享等为主要特征,涵盖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工程设计、服务业态设计创新等为产品、产业的全过程提供系统性服务。

“创新设计融科技创新、人机关系创新、文化创新、艺术创新和业态创新为一体,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创造市场新需求的核心环节。中国的工业化正处在一个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而创新设计正是可资大用的有力引擎。”

 


 

潘云鹤院士在2018年好设计颁奖仪式上致辞


“好设计”的努力


在中国,有一批人早已看到了创新设计的重要战略意义,并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推进。

2013年8月,中国工程院启动重大咨询项目《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路甬祥担任项目组长,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担任副组长,组织近20位院士、100多位专家,分10个课题组,历时两年,在地方、行业和企业进行了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

2015年2月,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向国务院上报《关于提升创新设计能力的建议》,研究成果引起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提高创新设计能力”作为重要举措之一列入“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这一战略任务和重点,并提出具体要求。

2016年12月,《“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提升创新设计水平”又作为“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创造引领新消费”的重要举措被单独列出,要求“挖掘创新设计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设计创新成为制造业、服务业、城乡建设等领域的核心能力。”

自此,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全面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在推动“三个转变”实现过程中所承载的重要意义,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中国好设计”也就是如今的“好设计”奖创立,便是落实国家战略的积极尝试,是路甬祥院士和潘云鹤院士传播创新设计理念搭建的平台。

其实早在《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研究过程中,两位院士就一直在强调如何将创新设计新理念向社会广泛传播,也在各个场合积极呼吁。“好设计”奖设立的初衷,就是将创新设计的理念落地,让创新设计在中国大地生根。

因此,“好设计”奖的评价体系不同以往,它会评价很多过去工业设计不注重的东西,注重综合评价产品与系统流程、业态与服务模式等,评价设计对象的技术、艺术、人本、文化和商业构成要素的创新程度,希望能够起到示范引领和推广效应。

五年来,“好设计”奖已为社会遴选推介了百余项优秀创新设计项目和案例,一大批我国自主设计的大项目、好项目登上“好设计”舞台,一批中国优秀企业、中国优秀品牌通过“好设计”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2019好设计终评会现场


中国创新设计未来之路


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在摸索中国工业设计如何走向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建立了一个模型。

这个模型体现,创新设计的内涵由五个模块组合而成,即技术创新设计、人机关系的创新设计、文化的创新设计、艺术的创新设计和业态的创新设计。“这是要从这五个方面来研究创新设计,从五个方向来交融推进创新设计的最后形成。”潘云鹤院士说,这个模型已成为中国创新设计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潘云鹤认为,这一模型中的技术创新设计尤为重要,“创新的设计其实是将新技术连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桥梁”。他认为,目前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水平不高、效率不高,就是因为创新设计抓得不够,没有利用好创新设计这个能把科技成果引用到生产中间的最重要途径。他强调,现在我们国家需要重视的,是将信息、材料、生物、能源和制造五类技术创新组合集成到设计中去。

另外,“作为新时代的创新设计师,必须重视商业模式创新,也就是业态创新。”潘院士以智能音箱为例解读业态创新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智能音箱的基本技术是大数据智能,它是语言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结合应用的结晶。基于相同的技术,微软开发了小冰聊天机器人,浙江日报制造了一个“AI记者”,苹果手机推出了Siri,科大讯飞用它做了语音记录,而亚马逊做了个产品:智能音箱,卖出去了1000万台。后来大家都开始做智能音箱,亚马逊则开始做平台,软件硬件都可以嵌入。“亚马逊当时的技术不如微软、苹果、谷歌,但它赢了。它是赢在商业模式上,别人做应用的时候它做产品,别人做产品的时候,它做平台,这就是新的商业模式。”潘云鹤希望中国的企业都积极进行新的商业模式的探索和设计。

潘云鹤院士指出,当下中国的设计要从工业设计转向创新设计,需要两条路同时走——

“一条路需要用科技创新、业态创新、人机交互创新、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设计各种各样新的产品,来构造和改造各种各样的设计企业和制造行业,使我们的制造行业变成智能化制造企业,使我们的设计变成创新设计。”

“第二条路是改造我们的教育,将原来的设计教育转化为创新设计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教师、设计师,通过创新设计教育,变成创新设计学生、创新设计教师和创新设计设计师。”

在我国,每年有大量学生从传统的设计教育中走出来,但他们的知识结构不足以应付创新设计。潘云鹤强调,设计教育必须跟上变革,要培养学生掌握有关科学技术创新、文化艺术创新、人机融合创新、业态模式创新的方法与知识;培养能够组合这些创新元素、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与多领域专家协同创新的素质。

“最成功的创新设计师必是那些善于与各种工程师、设计师、艺术家、市场经理合作和交流,甚至是能组织他们共同创新的人才。我们应该培训设计师们有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灵活的思路、善于理解与组织的能力和素质,以造就此类创新设计师,以使他们成为中国创新设计的将才与帅才。”潘云鹤同时鼓励各大学设计学科的带头人也要有变革的战略眼光,“不但要谋技,而且要谋道,要有设计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眼光,通识古今中外,勇于探索创新设计的‘无人区’”。

过去,我们靠学习西方工业设计获得成长;今天,全世界共同寻求创新设计的变革之路。潘云鹤院士希望,这一次,我们能够跟上变革,并勇立潮头,以创新设计的形成与薄发,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跨越。

期待有一天,源自创新设计的磅礴力量,奔腾于中国智造的每一条“血脉”!

 

(本文图片均由中国好设计综合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