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第一看点 No.1 Aspect

一场机器人的新科技盛宴 ——记2018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暨Robo 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

改IMG_1267.JPG

“2018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开幕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将会有力推动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新动能的注入。

2018年4月13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绍兴产业园建设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18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在浙江绍兴开幕。来自机器人及自动化产业界、学术界以及创投界的代表800余人参加,共同探讨如何增强我国智能机器人自主研发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推动其在智能制造、智慧生活、智能产业和国防安全领域的深入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2018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是机器人和智能制造领域的顶尖学术平台,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赛事。本次论坛和大赛必将向世界展示中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成就,给世人呈现一场新科技的盛宴。”中共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在致辞中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在开幕辞中指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会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当今世界,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此次围绕机器人产业前沿,做好学术与市场、技术与产业的对接,站在世界科技的制高点,规划好世界机器人产业。

2.中共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JPG

中共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开幕式上讲话


3.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致大会开幕辞


聚顶尖人才 探机器人产业前沿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作为智能制造体系的关键平台,机器人已经从传统的汽车和3C行业,迅速渗透到一般制造业,这表明我们已经进入了触手可及的机器人时代。

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两大新趋势: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结合愈加紧密;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加速,为国产经济型机器人大爆发打下坚实基础。

在基础设施机器人的创新方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义明教授重点介绍了在新加坡开展的建筑服务机器人、隧道检测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基础设施机器人项目。这些项目均采用了新型执行器、低成本传感器和开源机器人软件,代表了一种新型智能系统,可帮助社会克服人力短缺和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有助于加强新加坡的机器人研发能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并将新加坡转变为智慧国家的生态系统。

针对当前机器人与多学科交叉的热点问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乔红研究员从我国机器人需求入手,对智能机器人“手—眼—脑”融合智能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详细阐述了智能机器人的国家重大需求,以及机器人理论与应用的挑战。

在水下仿生领域,海洋动物的高效率、高速度、高机动性、低噪声等优点,使其成为科学家们研制新型高速、高机动、低噪声的仿生水下机器人模仿的对象。以仿生机器海豚为例,中科院自动化所喻俊志研究员着重介绍其运动控制包括定深、定向、平面路径跟踪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在野外水质监测中的应用,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进行分析和展望。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同济大学何斌教授提出从智能制造到智能建造,介绍了未来的十项建造技术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在此支撑下,同济大学成立了智能建造研究中心,以技术研发、产业服务、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等作为核心业务。

郑南宁院士说:“此次论坛既有深度、高度,又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将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未来,人、机将实现共融?

在4月13日上午的主论坛中,中国自动化学会特聘顾问、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王天然院士介绍了他所提出的“共融机器人”这一概念。

当今是机器人发展的最好时期,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继续增长,我国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机器人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所谓共融,就是讲的机器人与人共融,机器人与机器人共融,机器人与环境协调共融,而共融机器人是指能与作业环境、人和其它机器人自然交互、自主适应复杂动态环境并协同作业的机器人。

机器人与人的共融,将成为下一代机器人的本质特征。

王天然院士以服务机器人领域为例,指出养老助残、救灾救援、公共安全等多种型号服务机器人已经开始进入示范应用,清洁机器人、两轮平衡车和无人机等服务机器人也已经进入消费市场。在需求牵引和技术驱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亟待进一步发展和突破。

当前,“共融机器人”这一概念已经成为我国机器人发展战略中极其重要的研究方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成立“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通过面向智能制造、医疗康复、国防安全等领域对共融机器人的需求,开展共融机器人结构、感知与控制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为我国机器人技术和产业提供源头创新思路与科学支撑。

在此背景下,中国自动化学会也将筹备成立共融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以促进共融机器人理论研究,推动共融机器人领域技术的变革和发展。

未来,机器人可能有多模态传感,会更加理解人类需求,人机处于同一自然空间,二者紧密协调。共融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实现人机智能化的自然交互,勾画出未来人类社会将会出现新的变化。

除了对共融机器人进行深入探讨外,4月13日下午,还安排了 “机器人产业发展”“医疗机器人”“教育机器人”“AI机器人应用创新”专题论坛。

数十位报告嘉宾就机器人在医疗、智能制造、教育等众多领域的前沿研究展开对话,就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探索进行分享,对中国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其中“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题论坛为承办方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量身打造,邀请到多家先进企业从技术、产业等方向分享机器人技术转化的成功案例,打通机器人成果转化链条,加速机器人技术转化,提升经济效益,助力柯桥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地方发展。

4.郑南宁院士一行观看机器人足球赛.JPG

郑南宁院士(前左四)吴宏鑫院士(前左三)一行观看机器人足球赛


4  IMG_1423改.jpg

机器人足球赛


Robo 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开赛!

同一天,“2018 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也拉开了帷幕。该赛事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19届,并成为“机器人世界杯国际联合会”认定的最有影响力的五大国际公开赛之一。

本届大赛共设置了RoboCup足球机器人比赛、RoboCup救援组比赛、RoboCup家庭组比赛、RoboCup Junior(包含国际名额标准项目)等四大赛项共34个子项目,共吸引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区,以及韩国,总共452所学校的555支代表队共计2472名师生参加比赛。

找球、跟踪球、带球、射门、碰撞摔倒后还会自主起身……沈阳城市学院代表队自主研发的类人足球机器人,身高70厘米左右,每场有5个“机器足球运动员”上场比赛!

经过5场比赛,以进5球未失分的成绩,沈阳城市学院代表队勇获2018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冠军!四川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分获二至四名。

沈阳城市学院机器人研究所吴峰华老师介绍,在本届2018 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上,由沈阳城市学院大学生创业创新工厂的类人足球机器人研发中心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第二代类人足球机器人,参加了类人组比赛。他们研发的机器人具备自适应能力,设计好大部分步态和内部算法,然后再根据现场环境在每一场比赛前对机器人进行一些参数的调试。

中国自动化学会是1999年开始组织中国机器人大赛和Robot Cup公开赛,现已成为机器人领域中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参与度最广、学术水平最高的赛事。此类大赛的举办将有力地促进学科交叉,提高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促进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为国家培养多层次人才。

“2018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为柯桥奉上了一场科技盛宴。今后,中国自动化学会将继续和地方政府加强沟通联系,积极发挥学术界、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力量,更好地助力地方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