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三度空间

拯救消失的绿洲—民勤

白生才在青土湖治沙造林现场试验治沙造林新技术

  上世纪50年代,甘肃省民勤县还是水草丰美,红柳、芦苇遍地的绿洲,它像一把楔子,阻断了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合拢。然而,由于上游来水逐年减少,气候干旱加剧,民勤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昔日绿洲如今已是满目黄沙。
  一旦民勤消失,两大沙漠靠拢,届时武威、兰州及华北地区将不断遭受风沙侵袭。然而,民勤的沙漠化治理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尽管采取了关井压田、退耕还林、移民搬迁等措施,却难以扭转“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趋势。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强调“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小时候白生才常听大人们说,多种树,保护柴湾(民勤群众对沙区天然植被的习惯称呼)的植被就能挡住风沙,也是从那时起,他立志学习林业知识,治理家乡沙患。1987年从张掖农校毕业后,他回到民勤做了林业站技术员,许下用一生治理沙患、改善民勤生态环境的誓言,带领民勤人一次次奔走在治沙的征途上。

白生才在现场进行红枣修剪技术培训


  龙王庙风沙口是民勤西线危害最重的风沙口之一,流沙面积13万亩。白生才至今都记得在这里治沙的点滴—头顶炎炎烈日,脚踏滚烫沙丘,渴了喝凉水,饿了啃干馍,一行人早出晚归,采取人工压沙和工程造林结合的方式,完成了龙王庙2.5万亩压沙任务,栽植梭梭675万株,有效扼制了沙患。
  在青土湖风沙治理中,白生才结合此地沙子细、碱性大、含水量低等特点,采取迎风坡延伸、背风坡全包的压沙技术,尝试尼龙网格、棉花杆、粘土、人工编织袋等新材料和技术,完成压沙造林3万亩,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他和同事试验成功了麦草双眉式网格状沙障固沙、假砾石戈壁开沟积沙造林等技术,固沙造林18万亩,造林成活率90%以上,治理风沙口191个,在408公里的风沙线建成了342公里防护林带。
  民勤人采用先压设沙障固沙,后人工拉水补墒的沙丘造林措施,引进试验示范有机蓄水保水防沙治沙和抗旱造林粉技术,采取大苗移栽、多树种混交和客土植树、地膜覆盖等新技术和材料,大大提高了林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
  2011年民勤实施推行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十二五”总体规划—“2311”计划,力争5内年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瓜菜产业,以暖棚养殖为主的现代畜牧业,以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和以高效节水大田为主的特色产业。预计“十二五”末,将建成瓜菜生产基地6万亩、养殖暖棚7万亩、酿造葡萄10万亩、红枣10万亩、枸杞2万亩,届时民勤将成为河西优质农产品重要产区、全国品质一流的酿造葡萄基地和优质红枣、枸杞重要产区。为此,白生才到昌黎、新郑、宁夏学习葡萄、红枣、枸杞先进栽植技术,引进种条培育苗木,制定了特色林果发展计划,编写了《葡萄、红枣、枸杞栽植技术规范》。两年来,他带领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00多场,培训果农5万人次,建立标准化示范点22个,建成生态经济特色林果基地15万亩。
  随着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民勤沙尘暴次数明显减少。据气象资料显示,2011年民勤蒸发量为2624.4毫米,较近5年平均蒸发量减少了147.7毫米,气候相对湿润,荒漠生态环境为近几年最佳,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更令人欣慰的是,作为中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民勤今年没有出现沙尘暴。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治理,民勤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