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品牌范例

从名牌到品牌的长征

长征二号E火箭长征二号E火箭


        2008年9月25日9时1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长征二号F遥七火箭喷射出耀眼的橘色火焰,托举起载有中国三位宇航员的“神舟七号”飞船缓缓升起,飞向蓝天深处的浩瀚太空。火箭经过583秒的飞行,将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至此,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取得圆满成功。
        被誉为“神箭”的长征二号F火箭诞生于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在51年的峥嵘岁月中,研究院创造了被誉为“中国第一世界名牌”的长征系列火箭。作为国有大型军工企业,在出色完成国家交予的政治任务、国防任务的同时,研究院也一直致力于运载火箭商业发射和航天民用产业的发展。因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军品立院、民品兴院”的道理。所以作为企业只有在商业领域做大做强,把名牌打造为品牌,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的运载火箭以“长征”命名,绝不是一个巧合,它有着深刻的寓意和内涵。
        1965年6月,中央专委十二次会议决定:将研制发射第一枚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的任务由上海机电设计院(后改为七机部八院)转入七机部一院。一院一部于1966年1月27日授命,结合远程导弹的实际进行了思考及设计。当时,我国在国际上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技术封锁和中苏关系恶化,国内处于“文革”开始的特殊时期,火箭设计工作遇到重重困难。一部总体设计室从事火箭研制的设计人员,有感于毛泽东同志著名诗句《七律·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红军为实现革命目标,藐视一切困难、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顽强斗志,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和大无畏精神,提出建议并经上级领导批准,将中国火箭命名为“长征”火箭,寓意着中国的火箭事业一定会像红军长征一样,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从此,“长征”就成为中国系列运载火箭的标志,中国航天人踏上了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新的长征。

        1059——揭开我国航天序幕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帝国主义封锁、国内科学技术落后、现代工业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起步的。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成果”的建院方针指引下,研究院首任院长钱学森带领中国火箭事业的拓荒者们以研制导弹为切入点,从“1059”仿制任务开始,走上了艰辛的创业历程。
        为了缩短中国火箭起步阶段的进程,党中央作出了从仿制入手,带动基地建设,加速人才培养,尽快实现自行设计的重大决策。根据中苏签订的《新技术协定》,仿制工作从1958年开始。研究院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着手建立机构,组织队伍,建设基地,以苏联提供的教学模型弹、图纸等有限资料为基础,开展了群众性的技术学习运动。通过译制、研究、消化,向苏联专家学技术、学管理,极大促进了仿制生产和科研管理的进步。广大技术人员在生产中学习、在仿制中成长,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也逐步形成。
        1960年,正当“1059”仿制进入决战阶段,赫鲁晓夫突然撕毁协定,撤走专家,中断了一切援助。在自力更生方针的指引下,研究院的建设者们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向困难挑战,战严寒、斗酷暑,下决心要造出“争气弹”。1960年11月5日,外国专家撤走不到3个月的时间,我国仿制“1059”导弹一举发射成功,宣告了古代火箭的故乡结束了无火箭武器的时代,标志着中国人在掌握导弹技术方面迈出了第一步,也为中国火箭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长二捆”——商用发射的先驱

        1986年,被称作世界航天史上的黑色灾难年。当年1月28日,发生了全球震惊的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机毁人亡事件,接着一系列的事故让全世界火箭发射市场紧张起来。此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卫星厂家和用户都焦虑起来,地上准备好的卫星排成长队等待发射,而能发射的火箭却寥寥无几。卫星的制造商们想起了一年前曾被他们冷落的中国火箭。
        根据这种情况,期待运载火箭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航天人感觉到,要想在欧美垄断的世界航天市场立足,就必须而且只能尽快利用已经成熟的技术研制出新一代大推力的运载火箭,及时补充航天飞机失事后发射市场的“空白”,为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打开一条新路。“长二捆”在此时适时诞生了。“长二捆”的专业名称叫“长征二号E型”,是在主火箭的箭身周围捆绑4个助推火箭而成。如同5个车头同时拉动一列火车,自然力大无比。这一大胆的设想,得到了当时航天总公司刘纪原总经理和国防科工委领导的支持。
        1988年11月1日,中国长城工业公司与美国休斯公司正式签署澳星发射服务合同。然而那份厚厚的合同文本,规定繁复,也不免苛刻。休斯公司要求中方必须在1990年6月30日前有一次成功的飞行试验。在任何时候,只要他们认为中方不能发射或没有充分论据证明自己能够按时发射,用户有权终止合同并罚款100万美元。激烈的市场竞争从不同情弱者,中国航天面临着一次残酷的挑战。1988年12月14日,他们开始着手研制用于发射澳星的长征二号E火箭,此时,离合同规定的火箭首次发射试验时间仅仅18个月。18个月,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是不算短的一段时间,但对于火箭的研制者们来说,要在18个月里完成按常规需要4至5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顶着贷款研制的经济风险,一旦完不成就前功尽弃。    
        在研制长征二号E火箭的那些日子里,研究院内随处可见这样一幅标语:绝不让研制“长二捆”的列车在我们这里误点。心里时刻记着一句话:贷款射澳星,负债壮国威。整整18个月,540多个昼夜,超负荷的工作,成了研究人员的家常便饭,18个月,研究院成了灯火辉煌的“不夜城”。几乎每个人都怀着对共和国无比深沉和炽热的爱,为了成功的那一天,不畏艰辛,不怕劳苦,不惧挫折,在坎坷的科学道路上努力攀登。
        在对火箭进行耦合模态分析时,美国人提出:用运算速度不高的微机无法分析计算,只要中方出资200万美元,美方可以代为计算。但是这些都被他们婉言谢绝了。于是,负责这项任务的研究人员日复一日地在计算机房里与枯燥的数字打交道。他们自编出1万多条程序,利用容量有限的微机,进行大规模的数字计算。演算的稿纸堆满了机房,计算出来的数字就连小数点后面的尾数也与美国人的毫无二致。美国专家面对这样的计算结果,伸出拇指连称OK!
        建立箱体内液体晃动方程时,设计人员连续奋战两个月。1989年的元旦之夜,正当家家户户团聚喜庆佳节时,几位设计人员不约而同地来到计算机房,进行一次又一次试验。当屏幕上出现了正确的参数时,几个人惊喜得几乎要跳起来,一阵阵肚子的咕咕声,才猛然发现已连续36个小时没有吃饭了。
        全箭24套44万多张设计图纸,5000多套特殊工装,几十个部段和十几万个零件,300多项大型地面试验,20多项技术难题,逐一被研究人员顽强地攻克,新型大推力火箭长征二号E就是这样从他们的手中诞生了。

长征三号甲火箭长征三号甲火箭


        长三甲——金牌火箭,常胜将军

        1993年,长征三号甲火箭正在研制,准备于次年初进行第一次飞行试验。此时,第一次飞行试验还没有明确的有效载荷,于是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等想到时候可以用它来进行探月的尝试,把一个东西打到月球上去,在月球上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记。这样既试验了火箭性能,又为探月开了路,岂不一举两得?这个建议在内部会议上被提了出来,然而终因缺乏可行性而没有得到批准。然而十多年后,长三甲火箭果真承担起发射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的重任。
        长三甲火箭从一开始研制就制定了较高的技术指标。为实现这些指标,研制人员在方案论证阶段提出百余项新技术项目,其中重大新技术项目约30项,关键技术41项。这些新技术不但代表着当时国内的最高水平,许多项目还赶上或超过了世界航天大国的技术水平。其中重大技术关键项目有4项,即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动调陀螺四轴平台技术;冷氦加温增压技术;低温氦气能源双摆伺服机构技术。这些新技术为火箭整体技术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四大关键技术的确立,形成了整个火箭研制的主攻方向。经过8年攻关,上述技术先后都被突破。
        十多年来,长三甲火箭先后多次发射,次次成功,取得了100%的成功率。2007年6月15日,在庆祝长征系列运载火箭100次发射座谈会上,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被授予“金牌火箭”的称号。同年10月24日,长三甲火箭再次不辱使命,准确地把“嫦娥一号”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历尽艰辛的“长征”之所以被授予“中国第一世界名牌”的称号,是因为什么呢?
        长久以来,中国产品留给世界的印象是:低技术,低价格,产品品质不稳定,产品创新能力薄弱,品牌缺少文化内涵。而长征火箭以其高科技、高可靠、高质量的特性,对外提升中国产品形象、拓展中国产品生存空间,对内树立产品品质榜样、促进国内企业走向成熟都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孕育优秀的产品。“长征”火箭的成功,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几十年积淀下来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
        一、爱国主义是研究院精神文化的主旋律。几十年来,研究院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富国强军、增强国防实力作为自己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神圣的使命。始终把自己从事的事业与振兴中华、为国争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自主创新是研究院发展的动力源泉。航天科技工业是国防尖端技术,只有靠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才会有主动权,才不会受制于人。几十年来,航天人始终坚持自力更生的原则自主创新,瞄准世界先进水平,顽强拼搏,锐意进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道路。
        三、零缺陷质量管理是研究院制度文化的特色。航天技术是一门多层次、多系统、高度综合的科学技术,许多项目处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有很强的系统性、严密性和复杂性。研究院在50多年的发展中,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运用系统管理理论,认真贯彻落实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培养和形成了“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
        四、团队协作是研究院行为文化的准则。航天工程是一个多种学科、多种专业有机结合的大规模系统工程,技术复杂、协作面广、综合性强、质量要求高。在火箭系统研制过程中不存在个人意志和单位意志的行为,所有个人和单位都必须服从于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在高度集中统一指挥下,运用系统管理的理论,密切配合、协同行动、有序地共同完成预期任务。
        五、忠诚奉献是研究院道德文化的标准。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献身精神的继承,是无数革命先烈大无畏牺牲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扬光大。表现为:敢于负责,身先士卒,全心全意的服务精神;报效祖国,不计名利,甘当无名英雄的爱国精神;热爱本职,事业第一,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危险时刻,奋不顾身,置安危于度外的牺牲精神。
        六、以人为本是研究院和谐文化的根本。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关键在于拥有人才。研究院在太空探索的伟大实践中,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专家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建设了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湛、勇于开拓的员工队伍,为研究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和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出人才与出成果在研究院形成了良性互动。
        “长征”火箭的成功稳固了研究院的生存基础,然而作为一种特殊产品,它的市场规模是有限的。如何把航天技术应用于民用产业的广阔市场,如何把“长征”这一名牌打造为品牌推向民用消费市场。“长征”人又开始了新的探索。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