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进文明 创新成就梦想 品牌创造未来

科教界的“重点论”做法应尽早终结

时间:2015年03月12日信息来源:本刊原创 字体:

        771.jpg

    “在我国,每当谈起两件事情都特别令人感到‘英雄气短’,一件是缺乏高层次的人才,另一件是缺少重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他说,多年来为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和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我们一直强调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办大事,突出重点、重点倾斜等等,抓了一批重点学校、科研机构和科研项目等。但不少事情已做了近30年,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产生了一些未曾预想到的负效应。

    王海波说,从方法论上讲,抓重点没有错的,但方法正确与否必须看效果。回顾我国教育和科技方面实施的一系列做法,“重点论”并未给国家做出有实质意义的重要事情,而是导致了恶性竞争。

    王海波结合自己从事科研工作30余年的经历,谈起了自己的感受。他说,近十几年来我国学术评价舍本逐末的现象愈演愈烈,使得科研探索成了为发表论文而发表论文,而不再是发现规律、提出思想;使得技术创新成了为得奖而得奖,而非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机制作用下,一些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关心的是如何使自己不被边缘化,已经没有了“十年磨一剑”的心思和勇气去搞科研。

    另外,在工作着力点和发力方式的选择上,也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王海波进一步阐述道,谈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人们总是习惯于简单地把经费投入和希望寄托于少数“尖子”,结果换来的不是智力的增加和创造能力的提升,而是使少数人走向了科研“奢侈化”、多数人陷入了尴尬与窘迫;谈到科技成果转化,人们常常是简单、直接地去抓所谓的产业链条整合,而不是创造条件推动全社会、各环节形成内在、自然的配合。

    王海波一步阐述说,我们应该对近二十年来的教科做法进行理性的回头看,对存在问题进行反思,倾听社会的心声,扭转惯性思维,不被僵化的东西“绑架”。同时,还要从价值导向、评价体系、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重新认识,全面提升我国的科教水平和能力。

        

( 本刊记者/任晏黎 王圣媛 张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