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进文明 创新成就梦想 品牌创造未来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突围迫在眉睫

时间:2015年03月12日信息来源:本刊原创 字体:

        661.jpg

    工业控制系统作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加强自主可控的工控系统核心平台建设,实现关键技术国产化,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就如何做到工控核心平台信息安全的自主与可控,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

    陈志列委员告诉记者,工业控制系统最核心、各种应用都离不开的部分就是工控核心平台,它包含的关键技术主要有:CPU、主板、BIOS、底层控件、嵌入式操作系统、组态软件、网关等。“但这是多年来我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难以突破的瓶颈。”陈志列坦言。

    陈志列认为,工业控制系统技术已经发展到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阶段,被广泛应用于武器装备、航空航天、核电站、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石油化工、轨道交通、金融证券、医药食品等国民经济骨干行业领域。超过80%的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基础设施,依靠工业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化作业运行。“随着工业信息化及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控制系统暴露于公共网络,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关键技术仍然掌握在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如中央处理器(CPU)的产量美国占了92%、系统软件的产量美国占了86%、世界性大型数据库有70%以上在美国;而国产的处理器、BIOS、嵌入式操作系统和网关的占有率不到10%。二是许多从美国等发达国家进口的关键技术设备中,存在着特意留下的“后门”和恶意埋藏的“漏洞”等不为人知的“技术陷阱”,他们随时都能侵入这些系统进行越权执行和远程攻击。“这些信息安全领域受制于人的风险和漏洞,是对我们国家安全的巨大潜在威胁,对此可能造成的危害,我们千万不能低估。”陈志列颇为担忧地说到。

    由于这方面的技术我国起步比较晚,所以很难掌握系统核心技术的信息安全。尽管国内投入研究和开发的科研院所和企业数量很多,但都各自为战,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规划和协调,无法集成整合,由此形成的成熟产品很少,系统化的产品就更屈指可数了。“所以说我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的突围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陈志列委员如是说。

    如何做到正确应对,变被动为主动。陈志列委员认为,我们应该以工控核心平台的信息安全为突破口,从关键技术的国产化入手,真正做到工控核心平台信息安全的自主与可控,为整个工控系统的信息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陈志列委员建议,国家行业领导部门应全面整合优质资源,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技术攻关与成果产业化为一体的总体方案和分系统方案,并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还应对工控核心平台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的攻关和产业化,给予资金上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加快成果产业转化和系统产品的市场应用。“仅仅做到这些还不行,”陈志列认为,国家还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行业用户选用自主可控品牌的信息安全系统产品。“特别是在自主新产品刚投入市场运行阶段,要鼓励关键企业优先选用,积极为国产自主创新的产品技术快速成熟创造合适的土壤和条件。”

        

( 本刊记者/任晏黎 王圣媛 张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