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第十五届年会在美丽的山城贵阳市隆重开幕

时间:2013年05月26日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字体:

中国科协第十五届年会在美丽的山城贵阳市隆重开幕


中国科协第十五届年会在美丽的山城贵阳市隆重开幕

2013年5月25日,中国科协第十五届年会在美丽的山城贵阳市隆重开幕

  中国科协年会作为全国科技界的年度盛典享誉海内外。2013年5月25日,中国科协第十五届年会在美丽的山城贵阳市隆重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致开幕词,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致欢迎词。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贵州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陈敏尔,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同志,解放军有关领导同志,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自科研、生产、教学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际知名科学家、海外专家学者,以及国际知名科技组织的代表,共2500余人出席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科协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申维辰主持。

  李源潮指出,中国发展到了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的新阶段,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动实践,为实现中国梦奋力创新创造。

  李源潮说,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汇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智慧,希望大家把自己的科技追求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结合起来,勇攀科技高峰。创新创造要更多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面向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科技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当今中国科技创业天地广阔,有志者要勇于走出高校和院所,创办科技企业。科技工作者有知识优势,要积极履行科技服务的社会责任,为地方科学决策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各级科协组织要抓住政府职能转移的改革机遇,拓展职能、扩大影响。要强化服务科技工作者职能,把科协建成深受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韩启德在开幕词中指出,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基础是实现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科技强国梦”和“教育兴国梦”。这两个梦是根本,也是先导。如果不先实现这两个梦,“中国梦”就没有根,就没有魂,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来认识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从而真正把科技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信心、有勇气,不断增强创新自信,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是党和人民寄予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历史交给我们这一代人的重任。作为全国科技工作者的组织,中国科协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全心全意为国为民奉献,在新的历史阶段建功立业。

  韩启德说,这次中国科协在贵州举办年会,具有特别的意义。贵州是风光迷人的天然公园,自古以来就是各族同胞的美好家园。贵州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对科技高度重视,主动探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正朝着建设“绿色贵州”的目标努力前进。科技发展正在为贵州的老百姓创造更加美好、更加便捷、更加幸福的生活,贵州的前途将无比光明。我们要通过此次年会,把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带到贵州,把科学精神引入贵州,让贵州科技界和全国科技界建立更加密切、广泛的联系,帮助贵州尽快实现生态与产业的和谐发展。

  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致欢迎词。他说,本届中国科协年会在贵州召开,必将对贵州科技创新、转型发展产生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贵州将坚定不移地抓好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依靠人才创业、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努力实现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路子走得更快、更宽、更好。我们将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下大力拓展引才创业的空间,高薪引进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下大力打造用才立业的平台,为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提供成就梦想的广阔舞台;下大力营造聚才兴业的环境,以一流的环境汇聚一流的人才,以一流的人才成就一流的业绩,使贵州成为人才创业的首选之地。

  大会对开幕式进行了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并在贵州省8个相关地市州设立8个同步直播会场。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大会特邀报告会,邀请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贵州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陈敏尔,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分别作大会特邀报告。

  本届年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为主题,立足于“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年会定位,以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工作者、社会公众、政府和企业为服务对象,搭建学术交流、科普活动、决策咨询三大平台,推动举办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年会期间将举办6大板块共1263项活动,预计将有7000多位科技工作者参加各项活动。


( 本刊记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