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正文

骆沙鸣委员:建设“创新街区”,激发创新活力

 时间:2021年03月10日  文丨本刊记者 陈文英

“双创”大幕下,“创新街区”这一新的科创载体登上历史舞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泉州市科协主席骆沙鸣在《营造我国金融与科创融合发展环境的若干建议》中,建议建设更具人文特色的“创新街区”,以此激发创新活力。

何为更具人文色彩的“创新街区”?骆沙鸣告诉记者:“科技工作者作为比较高端的消费群体,首先要将他们聚集在一起,其次要为他们营造比较好的人文环境,并且吸引他们留下来,不仅要留人还要留心留智留才。例如,可以吸引一些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等带着项目、资金、产业进驻。”

他认为,更具人文特色的“创新街区”是尊重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街区”,是能够使科技工作者的价值得到最充分体现的“创新街区”,同时也是“人、产、城、生态”一体的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创新街区”。

此外,“创新街区”还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和创新人才集聚功能等特点。对此,骆沙鸣以中关村为例,解释了“创新街区”的辐射作用。“北京中关村作为一个‘创新街区’,其影响辐射到其他省份,比如辐射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对河北、天津等地产生影响,使这些地方也建设类似的‘创新街区’,从资金、项目等等来营造适宜科技工作者工作生活的氛围和环境。”

针对“创新街区”建设问题,骆沙鸣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加紧培育核心主导产业,并注重创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丰富性与匹配度、更新度,使科创中心获得更高经济弹性。二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国企、跨国公司等聚集区的技术溢出转化新机制,高效能地提升现有大科学装置性能开放共享度。三是加强知识技能、创新资金、创新需求等创新要素供给,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环境和高度开放的创新环境。

责编:代建安

手机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手机版


  • 微分享

聚焦两会更多>>

两会视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