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进文明 创新成就梦想 品牌创造未来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时间:2015年03月27日信息来源:本刊原创 字体:

    

    两会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国内著名隧道专家王梦恕。
  记者:今年两会给您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哪些?您的感受是什么?
  王梦恕:今年两会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务实。《政府工作报告》讲得很清楚,不是讲空话,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讲得很明确。讲得很实在的是我国经济下滑的原因,并不是靠GDP、房地产、汽车等数字和行业的增长来抵御的。铁路建设能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铁路修到哪里,哪里就富裕。老话讲“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建高铁带动城市发展,带动就业。
  记者:作为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您一生有两个心愿:一是让我国的铁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二是让我国的隧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请问,这两个心愿是否已经如您所愿?
  王梦恕:两个心愿都已经实现。铁路、隧道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记者:最有代表性的有哪些隧道?
  王梦恕:具有代表性的有许多。比如最早的有大瑶山隧道。它彻底改变了我国隧道的修建方法。这项工作是由我亲自主持的,隧道修建取消了木支撑,采取了光面控制爆破等新技术,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以致现在基本能做到零死亡。当年建成昆铁路时伤亡很大。就是从那时起我才从桥梁专业改为隧道专业。隧道需要研究,国家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隧道是铁路建成的关键,没有隧道也就没有高铁。中国隧道现在是世界最多、也是发展最快、最复杂的隧道。所以说我们的隧道现在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记者:深入生产实践一线,结合实际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实现重大创新突破,在这些方面,您能否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一些寄语和希望?
  王梦恕:要想出成果,要想出人才,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理论必须结合实际。很多真理和发现都要去实践。必须从学校教育就开始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实践找到理论。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更为重要。在品德上要忠孝仁义,在工作上要求真务实。掌握了上述八个字,你才能出成果。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创新创造关键在人。要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职务发明法律制度,使创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请您谈谈您的想法?
  王梦恕:创新是要保护他的利益。搞创新很费力,结果专利没了,影响创新人员的积极性。所以说专利权要保护。现在对专利权有两种看法,有些专利要给奖励的,有些专利没保护好,被别人弄跑了,影响了积极性,这是少数的。机制要调整,搞研究的待遇低于搞工程的,如果将二者拉平,就会调动搞研究人员的积极性。职业专利是可以公开的,需要普及和公众掌握。远期的、基础的是需要保护的。还有关于人才培养问题,现在感到必须分两步走。光靠学校培养是不行的,还要现场培养。尤其职业技术学院要加强建设,招生应该和普通大学同步进行,不应该将其放到三本以后招生,这样做的后果是造成孩子们轻视职业技术学院的学习,感觉低人一等。实践与理论结合,两年时间不够,建议将其改成和普通大学一样的四年制。
  记者:我国有许多创新成果不能产业化,是否因为大家比较重视理论研究,研究出成果就能名利双收等原因造成的,所以应用层面就得不到重视,导致成果转化有难度。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梦恕:这点还应该从教育方面着手。学校直接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对如何解决问题而常常会感到束手无策。现在我们要寻找土木、水利、工程方面的技术人员很难,工程院已经看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要培养技术型人才。实践证明,大学毕业生三至五年时间里真的不能用,因为理论和实践是脱节的,教材也比较落后。实践反哺理论。应该鼓励企业办学校。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38次提到“创新”。您对报告中高度重视创新如何看?
  王梦恕:必须以企业创新为主体,改变创新方式,将重点放到企业。企业不创新发展不了,不发展产业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淘汰。我们做过调查,一般新产品最多活30年,创新是企业生命线。

 

( 本刊记者/宋文芳 张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