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进文明 创新成就梦想 品牌创造未来

迟福林谈房产税:房产税推行是迟早的事情

时间:2014年03月10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聚焦未来中国社会的走向,“全面深化改革”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最受媒体关注的词语。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起跑之年,2014年全国两会的召开,注定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3月11日,记者就改革深水期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进行了采访。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 面临最大问题是利益调整
  
迟福林认为,中国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利益调整:“习总书记明确提出突破利益固化的分离。我从事改革三十多年,我认为每一项改革背后都是利益关系。所以今天的调整,所谓‘啃硬骨头’就是把已经固化的利益格局如何打破的问题。这也是改革的深刻性复杂性突出之处。” 
  深改组要在协调利益关系上发挥重大作用
  
面对深改组如何“突破阻力”,迟福林谈到,建立深改组的一个最大目的就是在协调利益关系上发挥重大作用。“第一,需要顶层设计、绘制蓝图;第二,部门利益、行业利益、地方利益等方面如果没有自上而下强有力的协调,很多改革都难以推进。即使有的改革推进下去,走到一半也难免扭曲和变样。”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深改小组“协调这一利益关系可能是最重要的” 。 
  协调利益关系从三方面推进
  
谈到面对复杂的利益关系格局,该如何协调,迟福林从三方面谈了自己的见解。
  
首先,有些部门的改革方案不能“自己改自己”,这样会有“利益的影子”,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包括部门立法等都需要征得深改小组同意,需要协调和上报;其次,改革有了方案后需要推动,深改小组起到重要作用;最后,改革的成果需要鉴定。
  
迟福林谈到,中国现在的改革不同于80年代,不是为了区域改革而改革。“有些地方申报自贸区,并不能单一为了地区发展而发展,而是作为改革全局当中一个地方的谋略,需要有统筹安排。中国对外开放需要有新的大格局。”他举例说,沿边开放的政策下,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对外贸易进程,云南未来有良好发展机遇,“但不是就云南说云南”,而是一个大的发展格局。 
  地方深改组:警惕流于形式成为秘书班子
  
对于“深改组是否受监管”,迟福林谈到,深改组统筹改革,是高层次的决策协调机构,而不是具体工作部门,社会对于他们的期盼,本身就是压力。同时对于各地成立深改组,他谈到三点担忧:“一是不能流于形式;二是不能成为一个秘书班子,而应该成为强有力的专门的工作协调机构;三是一定要和社会多方面结合,汲取多方面意见和建议,才可以推动。”同时他强调,“没有强有力推动的改革很难,今天的改革应该靠强有力的推动,但这种强有力的推动不该等同于集权。”
  行政体制改革介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之间
  
迟福林认为,中国改革到今年最需要勇气魄力和务实行动,要在取得短期成果的同时能给中长期改革奠定基础。“要以行政体制改革为重点,放权、分权、限权。如果把这几方面做好了就是很务实地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不能把改革作为一个口号,必须把改革能不能取得成效、能不能对下一步改革奠定基础作为落脚点。行政体制改革是介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事情。”
  谈高薪养廉:现有国情下很难
  
对于记者问到高薪养廉是否在中国适用,迟福林认为:“中国国情下,高薪养廉很难做。”对于公务员收入,他认为,第一需要规范,尤其是工资以外收入需要规范和公开;第二,基层和边远公务员收入水平应该提高;最后,全国公务员工资应该统一,“不能够不同地区有不同标准,制度上应统一,区域不同可以用津贴调整。”
  谈房产税:房产税推行是迟早的事情
  
房产税自从上海、重庆两地试点后就一直伴随着各种争议和猜测。对于为什么没有大范围实行,迟福林谈到,房价问题是调节财产收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年轻人的收入很高,但是在城市里依然买不起房子。”这就需要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对于中产收入阶层改善住房条件做一些努力。同时他认为,“房产税推行是迟早的事情。”他表示很赞成三中全会的决定,需要先立法再实施:“立规矩很重要,房产税只有在立法成熟了才可以推开。它影响每家每户,先立规矩后办事,不排除立法在推行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 本刊记者/郝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