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主题记者会:科技为民所用

记者:邱惠颖

2025年03月09日

3月9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就民政、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卫生健康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服务数智化转变,民生普惠性发展

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顺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逐步扩大相关民生保障政策覆盖面,有序推进民政民生保障由兜底性、基础性向普惠性发展。在手段方式上,从传统服务方式向数智化、标准化方式转变。同时,民政部将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等领域,加快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运用,深化民政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进更多事项线上办、掌上办,让民政服务更便捷、更可及、更规范。

大力推广“好房子”,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将重点从3个方面抓好落实。第一,立标准。近期,住房城乡建设部在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也在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其中一项,把住宅的层高提高到不低于3米。第二,强科技。一方面,将大力推广惠民实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着力解决隔音不好、渗漏、开裂、反味等大家关心的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全屋智能。第三,抓项目。将推动城市和企业建设“好房子”,大力推广“好房子”。

平衡科技创新与就业稳定,创造更多高质量机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示,找准科技创新与就业稳定的平衡点,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吸纳和稳定就业,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同时,职业技能培训是劳动者提技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所在。从今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补贴职业技能培训1000万人次以上。强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主要目的是推动培训与产业紧密融合。打造多方参与,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双向奔赴”。

(责编/代建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