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专题】科技消费新场景 打卡“春风里” | 新“夜”态 唤醒消费“多巴胺”
文/本刊记者 冯昭
2025年03月06日
科技赋能,使夜间经济在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同时,还形成独具特色的夜间经济模式,成为促进消费升级的助推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透过各种花样翻新的项目活动,不难发现,夜间经济不仅是虚拟+现实融合的沉浸式夜间游玩形态,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汇的创新探索。
四川成都:夜游“卷”出新鲜感
从东门码头出发,乘坐乌篷船顺江而下,两岸光影交错,锦江夜市再现……2025年春节期间,四川成都的夜游锦江项目共吸引游客46.63万人次,同比增长20.12%;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39万人次,同比增长256%。
自2019年开航以来,夜游锦江已经成为成都经典旅游IP。夜幕降临后,从锦江东门码头一路前行,非遗体验、汉服表演、真人NPC互动等活动人气爆棚。
“前面就是我们本次要乘坐的锦江MR数字游船了。”夜游锦江工作人员介绍,MR数字游船是结合科技经济、低空经济创新推出的夜间消费新场景。戴上智能穿戴设备,一场沉浸式夜游之旅就此开启:随着游船缓缓前行,河岸的现代楼宇叠化出盛唐锦官城的巍峨城楼,粼粼波光中跃起象征好运的锦鲤,金色的太阳神鸟在夜空中盘旋……此外,夜游锦江还推出“游船+火锅”“游船+茶文化”“游船+研学”等消费体验。
在四川,阆中古城声光电表演、乐山大佛上空无人机表演等,也靠“科技+”新场景为传统夜游项目带来新的消费体验,还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海浦东:美术馆燃起“数字篝火”
在上海浦东,2月14日至3月21日,以“夜间美术馆”著称的昊美术馆,正连烧持续36天的“数字篝火”:15块屏幕点燃“篝火”,20多位中外艺术家奏响疗愈音乐。观众或是围着“数字篝火”载歌载舞,或在瑜伽垫上躺平“放空”,或在现场氛围感染之下与素不相识的人轻松交流。
“篝火一般出现在户外,在美术馆中看到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观众张小姐说,“现场震撼的视听效果,让人瞬间就能沉浸其中。” 邓女士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被这种实验性艺术表现形式所吸引:“比起单纯的视觉与听觉刺激,项目融合了新媒体、装置、演出、互动,模糊了艺术的边界。”
参加美术馆表演的艺术家中,既有体现原声音乐魅力、世界音乐体系的音乐人,也有少数民族歌手,还有AI数字艺术家、影像艺术家等,共同呈现“沉浸式篝火主题+艺术疗愈+诗歌与原生音乐融合” 三位一体的艺术疗愈项目。
“做数字艺术展览,需要采购大量LED屏幕等高端硬件,这既给美术馆带来压力,但也是一笔可以灵活运用的宝贵资产。” 昊美术馆执行馆长王凯梅透露,经过美术馆团队的综合考量,史无前例的“Burning:第一次在美术馆露营篝火”项目就此诞生。
在数字媒体主宰图像创作与现实再造的当下,电子屏幕把篝火带入了美术馆,邀请观众凝视火焰,融入表演,跨越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而在昊美术馆的“小红书”账号主页上,持续更新着当天的演出菜单,也让项目常看常新,持续吸引着观众前来。
据了解,数字艺术的主要展示媒介就是屏幕,如将屏幕放映内容转变为企业产品,美术馆空间就能瞬间转变为一个高质量的品牌发布会现场。目前,该馆还在积极寻求与周边企业的合作,把艺术欣赏和轻松的生活方式融入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点亮城市“夜间经济”。
山城重庆:烟火参差最迷人
有着“8D魔幻城市”之称的山城重庆,是我国夜间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统计数据显示,重庆市2024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6%。而这些消费行为,很大一部分都发生在了夜间。
渝中区山城巷,是重庆母城的地标,经过改造更新后成为市民夜间游玩和购物的重要目的地。夜幕降临后,一串串灯笼点亮了蜿蜒的步道,居民与游客漫步其间,感受着城市的温度。两江新区的琳龙集市内,各种主题文创产品吸引着游客的目光;观音桥商圈方圆LIVE室内集市,赛博朋克、二次元、国潮等特色主题街区,更是成为年轻人夜间购物的首选目的地……
在重庆洪崖洞每晚的亮灯时刻,五彩斑斓的灯光亮起的瞬间,人群中都会爆发出赞叹声,手机的快门声响个不停。这个首批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景区,一直以来都是重庆接待游客数最多的地方2024年春节和国庆期间,洪崖洞游客接待人数均突破百万人次,暑期日客流量更达到近10万人次。
目前,重庆已建成5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区。“未来,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消费精品,打造兼具烟火气、时尚潮和国际范的夜间经济集聚区,为广大市民和四海宾客奉献一场愉悦消费、乐享生活的盛宴。”重庆市商务委主任章勇武说。
海南海口:无人机勾勒出视觉盛宴
今年元宵佳节期间,全国各地花灯璀璨绽放,并将传统花灯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为夜间消费注入新活力。
无人机灯光秀、无人机烟花秀成为游客“元宵观灯”的新选择。2025年海口元宵烟花晚会的最大亮点,就在于无人机与烟花表演的创新融合:3000架无人机组成编队,在夜空中灵活变幻,共同勾勒出3D灯笼、3D玫瑰花、3D苏东坡等栩栩如生的动态立体图案。这些图案通过精妙的交互呈现方式,在空中“翩翩起舞”,演绎出一场震撼人心、精彩绝伦的空中视觉盛宴。
“科技的介入,使原本静态的花灯变得生动起来,也使灯会呈现出更加立体、多元、沉浸式的视觉效果,增强了互动性和观赏性,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动力。”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说。
(责编/代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