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专题】科技消费新场景 打卡“春风里” | “科技+文旅” 沉浸体验“诗和远方”

文/本刊记者 邱惠颖

2025年03月05日

近年来,随着科技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旅游行业正被焕发新生机、新活力。一场场以“科技+文旅”为主题的创新活动不断推出,为公众和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也为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各地文旅部门通过虚拟现实的全景体验和智能导览的个性化服务,搭配大数据分析的精准营销与人工智能的互动娱乐,不仅提升了游客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也为文旅企业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新路径。科技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市民游客共烩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盛宴,更为旅游市场焕发了勃勃生机。

西安:新体验,畅享古今交融

西安,这座承载了十三个朝代历史的古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挖掘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并充分利用其旅游资源与科技产生新的火花,让“梦回大唐,天下长安”的盛景重现于今朝成了西安文旅转型过程中所思考的问题。

以文塑旅,以技展景。西安在今年举办的“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中通过“文化+场景+科技+体验”深度融合,激活了文化旅游消费的潜能,成为全国文化旅游创新升级的典范。

游客漫步在大雁塔南广场,只需用手机轻轻一扫二维码,李白的卡通形象便跃然眼前,瞬间重现“山河诗长安”的壮丽情景,仿佛穿越时空与诗仙对话。

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国内首部以帝陵为题材的XR沉浸展更是令人惊叹不已,体验者仿若穿游于秦始皇陵地宫,零距离探秘千年帝陵的神秘面纱,每一寸砖石、每一处机关都触手可及。

在西安科技馆内,电磁大舞台上的“法拉第笼”表演让孩子们惊叹连连,“奥秘秀场”“飞鱼表演”“筑梦空天”“创梦工厂”等一系列活动,更是将这场文旅“科技盛宴”的知识性、趣味性与人文关怀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不同年龄段的游客都沉浸其中,感受科技与文化碰撞出的火花。

四川:新场景,让“流量”转为“留量”

“科技+文旅”已成为当前文旅产业的一大亮点。四川,正通过两者的深度融合而巧妙地激活这座城市的流量密码。在这里,古老的三星堆遗址与现代科技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游客们通过VR眼镜,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古蜀文明的辉煌与神秘。

同时,智慧导览系统的引入,让游客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三星堆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极大地提升了游览体验。此外,四川还巧妙地将科技元素融入到了一系列的夜游项目活动中。

如夜游锦江项目推出的MR数字游船迅速成为夜间消费市场的新宠。游客在NPC引导下,戴上智能设备,体验沉浸式夜游。游船行进中,河岸现代楼宇变为盛唐城楼,波光中锦鲤跃起,太阳神鸟在夜空飞翔,历史与现实、科技与文化交织,构成绝美夜游画卷。

除此之外,阆中古城声光电表演和乐山3000架无人机展示,将夜游项目转变为“人在画中游”的场景和立体“乐山大佛”。这些“科技+”新场景不仅为传统夜游带来新体验,还为当地经济创造增长。

无锡:新融合,重构夜游之美

在无锡,拈花湾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文旅明珠,散发着独特魅力。漫步其间,便能深切感受到文旅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如影随形,它全方位渗透于每一处景观、每一场活动、每一个细节之中,为游客带来超乎想象的沉浸式体验。

近年来,拈花湾景区秉持创新精神,将现代智能科技与沉浸式数字体验深度融入传统文化之中,绽放出其独特魅力。夜间特色演艺“禅行”,用光与影、舞与蹈讲述着悠悠千年禅意;全感官沉浸夜航体验“空灵之境”,带领游客穿梭虚实之间,邂逅梦幻奇景;奇幻的元宇宙沉浸体验,打破现实与虚拟边界,开启全新探索之旅。无人机烟花秀更是不容错过,千架无人机在夜空编织出绚丽画卷,与璀璨烟花交相辉映,传递美好祝福。

此外,拈花湾推出国内首个定制无人驾驶智能游船“I号智能游船”,采用先进的“激光雷达 + 毫米波雷达 + 实时姿态状态”融合感知方案,船内数字化大屏提供智能语音导览服务,游客乘船游览时既能听取文化故事,又可阅读娱乐、品茶交友,打造出一个科技赋能与文化深度结合的“水上新空间”。

贵阳:新形式,弘扬长征精神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多维度的融合,“科技+文旅”为贵阳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以长征精神为核心主题的全域沉浸式数字科技体验馆,亦被形象地称为“红飘带”。

与传统红色教育基地采用文物、展板等静态展示方式不同,“红飘带”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以及空间定位和动作捕捉等先进技术,将长征历史转化为一系列动态场景。

随着战士们的步伐,“长征路”缓缓展开,科技与创意结合的场景激发了参观者的感官体验,使他们仿佛置身于雪山之中——眼前是巍峨的雪山,耳边是呼啸的寒风;雪山之上,艰难前行的“红军战士”形象栩栩如生。参观者踏上栈道,每一步都能感受到鞋底与地面摩擦的阻力,模拟的寒冷气流让人仿佛置身于真实的雪山环境。

在“砥砺征途”厅,游客能体验到低温、强风、雪花与声光电特效的结合,仿佛亲临其境地感受到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步履艰难的雪山场景,真实体会到红军战士所面临的艰苦条件,从而对红军行军过程中的挑战有了更直接的感知。

在许多观众记忆深刻的“遵义会议”展项中,场馆巧妙地利用机械帷幕矩阵,构建出会议现场的空间布局。当观众步入该区域,四周的帷幕缓缓展开,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

湘江战役的激烈战斗、遵义会议的历史性转折、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历程……在一条条精心设计的故事线中,科技手段的运用贯穿始终,有效地缩短了游客与红色历史之间的距离。

随着各地“科技+文旅”创新模式的深入实践,不少沉睡已久的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被逐步唤醒,进而重塑新生,进一步让旅游体验全面升级,这既满足了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为文旅产业发展开辟全新赛道,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各地以科技之光点亮了文旅星河,让更多人感受科技惊奇的同时,还能领略中华大地的魅力与中华文化之风采,奔赴一场又一场充满惊喜的文旅之约。


(责编/代建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