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推动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 促传统企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冯昭
2025年03月03日
当前,传统产业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解决了大量就业、创造了许多税收,但普遍面临技术迭代滞后、生产效率偏低、资源约束加剧、国际竞争压力增大等挑战。因此,传统产业企业迫切希望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推动自身的转型升级。
通过走访、调研,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发现,传统产业企业最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一是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生态;二是加大金融支持,鼓励创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加强容错机制;三是设置传统行业攻克“卡脖子”重大项目重点支持制度。
“‘卡脖子’项目往往研发周期长、投入成本高、协作要求多、推广使用难,需要政府主导进行人财物等资源的统筹协调。”刘永好举例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畜禽种业是畜牧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农业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新希望一直积极在育种上做投入,在猪芯片、鸭芯片上做‘卡脖子’工程突破。”
当前,我国畜禽种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畜禽育种体系有待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育种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发展滞后,种业企业竞争力有待增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种畜禽生产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刘永好认为,为促进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至少要从三个层面发力:一是完善育种体系,提升畜禽种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夯实畜禽种业发展基础;三是加强种业市场监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总书记不仅对农业等传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寄予期待,一直关心着农村、农民,千方百计让农民挑上‘金扁担’,同时也对民营企业提出要求,要我们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多作贡献。”刘永好说。
(责编/代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