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蔡睿: 辽宁省将聚焦未来产业 培育科学家

文/本刊记者 郑茂典 王晟

2024年03月13日

今年两会期间,“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科技人才”是代表和委员们的热议话题。“辽宁省将瞄准未来产业,实施一批颠覆性创新项目,培育战略科学家和顶尖青年科学家。”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科技厅厅长蔡睿表示,将推动科技产业创新和科技人才集聚。

当前,辽宁省正在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对科技创新路线的坚定支持让蔡睿信心满满。“我国正处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充满了无数的机遇和可能。”

据蔡睿介绍,辽宁省将瞄准未来产业,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充分依托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企业家,建立突破性技术发现机制,在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领域,实施一批“从0到1”的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研究项目。此外,辽宁省会加快引育一批高水平青年科学家群体,加快引育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带动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2023年,C919大飞机首次商业飞行完成,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很多辽宁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师在其中贡献了智慧和力量,蔡睿表示,辽宁省一直在加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2023年,辽宁新增两院院士6名,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东。我们的高级人才引进数量增长率同比增长77%。从整体上来讲,‘孔雀向北飞’的良好态势已基本形成。”一年新增6名两院院士也创造了辽宁省近年来的记录。

目前,辽宁省两院院士总数达到61人,同时,科技人才团队引育取得积极进展,辽宁省实施的“兴辽英才计划”,支持“带土移植”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和短期外国专家团队70个,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共支持1566名中青年科技人才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产出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蔡睿介绍,未来辽宁省将加快推动国家实验室辽宁基地、全国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创新载体发展,加快推进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和沈抚科创园建设,抢占人才平台建设先机。同时,发挥院士等领军科技人才重要作用,邀请院士带领团队与重点产业领军企业开展合作对接,支持牵头承担重大科研任务。探索高校院所和企业“共引共用”科技人才等新方式,拓宽柔性引才渠道。实施国家外国专家项目计划,柔性引进外国人才开展重大技术攻关。

此外,辽宁还将构建青年科技人才梯次培养体系,释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培养锻炼人才效能,建立长周期稳定性持续性支持机制,形成从博士到杰青的全链条支持体系,大力支持中青年科技人才成长。



责编:贾婧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